第568章 院線改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江一番話雖然糙了一些,但還是真有點振聾發聵的意思。
尤其匠人精神這四個字,聽上去就很高階。」
「……」
你特麼不會捧臭腳就別硬捧好不好,這讓人覺得很尷尬啊!
「小江,你還有什麼說的麼?」
江河搖搖頭,再說就該炮轟制度了。
「山平一直說你這小傢伙膽子大,平常什麼話都敢往外說,怎麼今天不敢了?」
田領導話音剛落,眾人都是一陣配合的笑。
這有啥好笑的?
什麼幾把毛病啊!
「今天這個會議主要還是你和小剛,小剛說的不多,你得多說說才對。」
「啥都能說?」
「可以,會議麼,就是要聽一聽不同的聲音。」
江河清了清嗓子,又喝了口茶水,繼續道:「既然田領導讓我說,那我就按照會議最開始何師兄的講話談談自己的看法。
何師兄說過,國內電影發行有不正常的地方。
我對發行不想過多解讀,我想說的是目前電影業的制度。」
人群瞬間譁然,都想不到江河竟然這麼敢說,何裙炮轟發行地方性保護,已經是很大的問題了。
江河比他還厲害,直接對準了制度。
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眼下雖然才1999年,但在明年,國家光電部門、文化部就會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實行「以院線公司為主體的發行放映機制」。
而在2001年12月,兩個部門又聯合頒發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實施細則》的1519號檔案,提出了「實行以院線為主的發行放映機制,減少發行層次,改變按行政區域計劃供片模式,變單一的多層次發行為院線為主的一級發行,發行公司和製片單位直接向院線公司供片。」
說明院線改革的事情,確實一直在以老田為首的改革派心裡的。
這也是江河敢直接炮轟目前發行制度的原因。
不理其他人的竊竊私語,江河繼續道:「我國的電影制度,是參照上世紀50年代蘇連的模式建立起電影管理體制,電影的發行放映工作由中間省地市縣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完成,四級公司垂直管理。
這種管理體制,結構單一、效率低下。
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今天,這種模式無法適應現代化、產業化的發展需求。
其實從這份報表上大家也能看的出來,自去年4月《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後,電影市場明顯已經走了下坡路。
原有的機制阻礙了行業的發展。
我個人認為想打破這種僵局,必須要對院線制進行改革。」
沒人敢在這時候隨便插嘴,就連韓山平也是一樣,雖然他瞪了江河好幾眼。
「具體說說!」田領導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具體來說,以電影院為主體的院線制,就是要打破了沿用50多年按行政區域層級式發行影片的傳統發行放映體制。….
減少發行層次,同一區域內組建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院線增加了發行渠道,以院線公司為主體的規模化經營取代了以影院為單位的分散經營模式。
在我們減少發行環節以後,不僅影院分成提高,製片方的分成也得到提高。
我大致算了一下,資料肯定不會特別精準。
目前全國影院從分賬影片中的分成是40%。
如果完成以院線為主體的改革,這個分成將提高到46%48%。
國產影片將提高到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