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領導嘴裡的小董,江河自然不能直接跟著叫小董。

人家年紀可比他大多了。

讓他直接叫領導吧,也不合適。

不是每一種奶都叫特倫蘇,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讓他叫領導的。

稱呼哥也不成,不熟!

再說這人夠不夠格,都是個問題。

沒錢的時候臉可以隨便丟,身份地位上去了,臉面可就重要多了。

總之,他沒必要擺出那份很親近的德行。

所以這董先生這個稱呼雖然見外,但確實是在他角度看最好的稱呼了。

至於這位小董心裡啥想法,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江河對奧林匹克精神的一番解釋,讓辦公室一陣竊竊私語。

說不對吧,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說對吧,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尤其是他那一番針對組委會委員拍宣傳片的話。

總讓人覺得功利性太重了。

功利性太強,強烈想要承辦奧運會心裡有這想法可以,說出來就...

“宣傳片是總導演的工作,這些事情我們都是外行,自然要聽你這個內行的。說過具體定位吧!”

看人家領導這話說的,多有水平。

你作為宣傳片總導演有功利心,人家不支援也不反對,那是你自己的事。

江河挺慶幸,不走體制是對的,否則就他這兩下,猜別人話裡的意思都得累死。

天生不適合混官場的料。

“我覺得電視宣傳片的基本定位應該是以人心換人心,從人的情感角度,力求展現我們華夏民眾、人民對於奧運的期盼。

而不是特意的展現因為上一屆的宣傳片而展現現代化都市的氣息。

比如說,蓋了什麼樓,修了什麼路。

當然,我們擁有古老的文明和今天的成就,這些是應該拍進宣傳片的。

但這應該作為背景,重要的還是以人的角度切入。

因為奧運精神是關於人的,是人的情感,人的交流,人的理解,人的和諧,消除對抗。

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膚色,不同語言,增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