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後,江河找來老謀子。

這會他距離國師且有段距離呢,當然這稱呼跟電影無關。

“張師兄,今年新片有計劃麼?”

“正在找。”

老謀子喝口茶水,神色糾結。

他創作精力一直很旺盛,一部接一部,喜歡改編,自己沒事就去書店淘貨。

曾經私底下說的那個拍十部片子就成的話,早就成了廢話。

“師兄,你不是怕我搶了你的劇本吧?”

“談不上搶,本來那改編權就在你手裡呢。”

江河趕忙擺擺手給他打住。

聽他這麼說,如果江河還聽不出來他想拍啥算是特麼白活了。

肯定盯上《天上有個太陽》這本了,就是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這片子江河不準備給他拍,今年他兩部電影,另一部就是這個。

《一個也不能少》他就甭拍了。

江河拿起一個劇本推過去,道:“《天上有個太陽》你就別提了,有沒有想過拍其他型別試試?”

“商業片?”

老謀子隨手翻了翻,臉色極為精彩,道:“你還真信得過我,陳凱哥來了一部《荊軻刺秦王》,你這回手就給我一部《英雄》?”

“哈哈哈~

不相信你也不會把這部片子交給你了,你別自己把自己侷限了,在國內我始終認為你是最優秀的導演。

先看看劇本和投資吧。

我敢保證,如果這片子由你拍出來,那你肯定是國內第一個成功商業大片導演。”

帶高帽、唱讚歌,雖然知道江河說這話有很大的水分。

但有時候戴高帽這種事真得分人,一個地位比他低很多人,聽著就沒有說服力。

換成江河這地位比他高的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一聽假,架不住咱愛聽。

仔仔細細看過了全部劇本,詭異的熟悉感再一次湧入心頭,就跟當初第一次看《秋菊打官司》的時候一樣。

似乎這個劇本就是為了他而創作的。

腦海裡這一刻出現兩個小人,一個力主讓他立馬接拍。

另一個卻不斷地勸說他在等等。

這狀態下的張毅謀,看起來比之前更糾結了。

“張師兄,如何?”

江河的聲音把他從糾結中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