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好萊塢(第3/3頁)
章節報錯
電影公司方面還真沒有多少香江的電影公司敢過去的。
文化差異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香江的電影公司很多都只是資本的一個掩護。
換言之錢不湊手,錢夠的也對進軍好來塢沒有把握。
98年,其實還真是一個進軍好來塢的好時機。
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能夠信得過的人選。
“這事以後再議吧!電影公司進軍好來塢不是一件小事,首先領導者必須充分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好來塢電影產業的彎彎繞繞。
不然壓根沒辦法在那片土地上生存,你覺得你對米國瞭解?”
吳正連忙搖搖頭,頓了頓又試探說:“我有一個人選不知道行不行?”
“你有人選?”江河懷疑的看向吳正。
一個連米國都沒去過的人,你告訴我應該怎麼相信你。
“對,這人你也認識,就《廊橋遺夢》裡面演主角內個詹姆斯。”
“他還在你這?”
“沒錯,他還跟公司簽了工作合同的,現在是我的助手。我覺得他很有才華。”
詹姆斯...
江河心裡唸了念這傢伙的名字,“人給我叫來!”
不一會,老男人詹姆斯來到辦公室。
見到江河立馬張開雙臂,“江導演,好久不見。”
對老外這種招呼方式他是半點都不習慣,不過為了顯示尊重。
他還是捏著鼻子跟詹姆斯擁抱了一下。
誰知這貨蹬鼻子上臉,剛剛和江河分開,竟然衝著梁小青想來一出這西方式的打招呼。
“如果你不想瘸著腿出去,就跟我放下你的胳膊。”咬牙切齒的聲音,讓詹姆斯麻熘的放下手臂。
或許是因為跟江河共事過的原因,他很清楚這個華夏導演不好惹。
“說正事!這次叫你過來是想問問你,你對好來塢的電影公司有什麼看法?”
詹姆斯眼中閃過一抹精明:“好來塢有公司1300家以上,他們消亡和誕生的速度幾乎一樣快。從80年代開始,好來塢八大開始一系列的資產重組。
90年代以前,大廠對獨立電影排擠打壓,但這些年風向轉變。
好來塢獨立電影界湧現出一大批青年才俊,頻頻拿獎的同時,還能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市場也越來越接受。
大廠需要這些作品來補充自身結構,遂建立自己的分部,並收購這些製片公司。
獨立製片公司體量不足,或破產消亡,或抵擋不住巨頭侵吞。
總而言之,好來塢就是以七大為核心,以若干依附於核心的公司為基數,再輔以若干底層製片公司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