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品牌慣用的手法就是打這租用國產品牌的名號,只要合同一簽,直接將之雪藏、棄用。

早在1990年,米國莊臣就以品牌租賃的方式將當時國內第一化妝品牌美加淨納入旗下。

結果導致近兩年過去美加淨的銷售額從3億元就是600萬,這個多年經營的化妝品國產牌幾乎被毀。

去年寶潔1.4億買斷當時國內知名的洗衣粉品牌熊貓,手段幾乎如出一轍,合同簽完後果斷將熊貓雪藏。

同樣的方法在可樂領域更加明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進駐華夏後,就已買下把國內八家碳酸飲料生產公司買下了起風七家。

儘管談判時已在說的是共同發展,互利互惠,可合同一簽,這些國產可樂匹配都被一一拋棄,媒體還用了一個扎心的標題《兩樂水淹七軍》。

所以江河這會內地能讓江河入場的行業有很多。

“江先生,我們從哪方面入手?”

問話的名叫夏尚,算是梁小青派來這些人中的高管。

“啤酒、可樂、泡麵、冰箱。給你們半年時間,做好市場調研工作,給我拿出一個最優的投資方案。

我們可以不參與公司管理,但是佔股比例一定要可以左右公司的走向。

目的是扶持民族企業,而不是純粹逐利。”

夏尚沉默片刻,“啤酒和冰箱企業我們暫不熟悉,但是可樂行業,現在內地基本就是兩樂一家獨大的格局。

貿然入場的話,這個投資很大機率要虧損。”

“可樂去找冰峰,泡麵去找白象、啤酒去找京城和五星、冰箱去找海爾。”

冰峰,這家長安本土的飲料公司,是內地可樂行業最後的牌面了。

不是它不好喝,而是兩樂太狠了,在營銷上就甩開了冰峰一大截。

哎,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家倒在路上的可樂品牌。

如果江河能成為冰峰的第一股東,那他絕壁傾全力來為冰峰打這場營銷大戰。

現在江河不算香江梁小青那邊的錢,自己手中的資金就將近2億。

這可是一筆大錢了。

商業於我如浮雲,投資這幾家總不至於虧錢的。

賺多賺少,都那麼回事吧。

至少目前他還真沒有用錢的地方,咋也要等網際網路行業站起來了。

才是他大規模投資的時候。

象山。

導演謝進第二次來到這邊。

他是個挺鑽牛角尖的人,雖然象山這地是江河推薦的。

建造街道之類的外景也不要錢,但是他依舊想在別處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