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生都是表演系出身,這種事情還是接觸藝術中心導演或者編劇更好。”林紅同解釋一句。

江士雄想了想倒也是,想到擔任過第一屆中心主任的魯小威正好是她83級導演進修班的學生。

於是主動開口說:“那這樣吧,我給魯小威打一個電話,他雖然現在不是藝術中心主任了,但也是一個導演,讓他來拍板應該沒問題。”

“如此那就多謝了。”

京城電視藝術中心。

魯小威在自己的辦公室內,默默想著接下來藝術中心要拍什麼才好。

京城電視藝術中心自82年成立開始,兩部比較不錯的電視劇導演都是林如為。

直到魯小威從北電導演進修班畢業,這才執導了一部四集電視劇《鐘鼓樓》。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88年正是藝術中心的所有人都在為新專案發愁,青黃不接的一年。

你沒看錯,四集,這也叫電視劇。

七八十年代娛樂條件差,影視劇的商業價值也沒有那麼重,商業氛圍不濃。

再加上這個時間段大陸各大電視臺並不富裕,所以電視劇的集數一直很少。

像《西遊記》最初只有12集,花了300萬。

就這錢還不知道央視怎麼摳搜出來的呢。

央視都扣扣搜搜的,別家電視臺能有錢那就怪了。

《渴望》就是在這種想要電視劇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但是還必須製作週期短、成本低的狀態下誕生的。

現在藝術中心的下一部電視劇還沒影呢,但是大體基調算是定下來了。

週期要短、成本要低、劇集要多!

基調定下來了,接下來那肯定就是琢磨劇本。

可惜暫時還沒有苗頭。

叮鈴鈴鈴~

苦思冥想琢磨要把什麼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魯小威,被辦公桌上突然響起的電話嚇了一跳。

緩過神,魯小威拿起電話。

“喂,是魯小威嘛?我是北電江士雄。”

江主任的聲音從電話那頭響起。

魯小威稍稍直了直身體:“江老師,我是魯小威,您有什麼事嗎?”

“小魯啊,是這樣的,咱們北電有個學生攢了個電視劇本子,本子我和汪榴教授都看過了,寫的非常好,正好你們中心不是缺電視劇劇本嘛,我覺得這部劇不錯。”

魯小威心頭一動,江士雄和汪榴兩位大家評價這般高的劇本一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