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好氣的瞪了李亭一眼,倒也沒出言解釋。

解釋就是掩飾,反正衣服有人洗!

在80年代,影視劇確實是沒人寫的。

劇作家的地位可比作家的地位低得多。

用現在的話說,劇作家很丟人。

作家圈子覺得影視劇有影響,還是因為電視劇《渴望》。

現在可不像後世,後世你想請作家寫劇本,錢一定是要先到位的。

可這年頭的劇作家,完全就是看不到頭...

先寫後拿錢,寫的不好分逼沒有。

“那你不準備向求劇本的電視臺嘗試性的投一下稿?真要是被看中了,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好處可不小。

你們宿舍的劉漿,可是正琢磨著劇本呢。”

劉漿,未來的大導演。

電視劇《咱們結婚吧》《老酒館》那都是人家執導的。

江河想了想說:“暫時沒想好從哪兒動筆,再說就算我寫出了劇本,人家能不能瞧上還不一定呢。不過嘗試一下倒也無所謂,左右沒什麼損失。”

楊清點頭,這話不假。

劇本可不是那麼好寫的。

……

聲、臺、形、表是表演系的四門課,週一至週五每天都得上。

早上練嗓子,練那個什麼八百標兵奔北坡,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六點多起來以後好多學生,俊男倩女繞表導樓練嗓子,場景蔚為壯觀。

然後就是和同學排練小品,再就是演片段,練習發音吊嗓子,形體老師還教一些舞蹈,雙人舞,湯歌舞,還有交際舞。

餘下的時間,江河也終於開始拿起筆,琢磨《渴望》劇本的事情。

總得賺錢不是。

一晃三天過去,前五集劇本在他筆下成型。

劇本有了,江河沒有愣頭青的直接揮舞著劇本去自薦。

成功率極低不說,18歲的年紀,難保不讓人看輕。

所以現在江河需要一個引薦者或者說中間人。

江河並不是京城本地人,春城出來的他,想來想去唯一合適的人恐怕也就是班主任林紅同了。

要是找林紅同這個班主任的話,劇本恐怕還要修改一下。

這個修改不是向好的方面,而是往壞方面改。

一堂聲樂課過後,聲樂老師離開,江河立刻帶上自己準備好的劇本準備已經改完的劇本,從座位上站起身。

身旁坐著的同學沒什麼反應,反倒是另一邊的李亭向剛要走出教室的江河問道:“你劇本準備好了?”

“呃、你怎麼知道?”江河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