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的提議亞視沒反對,他們也是這個想法。

沒劇本一切都是空談,劇本才是兩岸三地合拍一部戲的前提。

這幫人幾乎下意識的把目光投向正和楊傑導演說話的江河。

咳咳~

戴老頭弄出點動靜,“小江,你說說這劇本,我們三方應該怎麼弄?”

“不用站起來了,坐下說。”

“……”

當著同胞的面,不好意思讓自己站起來?

江河吐槽一嘴,然後說:“寫劇本最好先確定方向, 只要方向確定了, 接下來就好說了。

比如說我們這次準備拍現代劇還是古裝劇;情感劇還是武俠劇;致力於改編還是民間故事收集?

這些問題是一定要在籌備劇本之前考慮清楚的, 否則沒有準確方向的大船,最後始終會偏離航道。”

“我們亞視覺得古裝劇要好一些,這兩年香江和寶島古裝劇非常受歡迎,況且拍現代戲的話,內地這邊環境...”

“沒錯,還是古裝劇吧,帶一點武俠的風格,改編肯定是不現實,現在金庸也好、古龍也好,他們的想要改編成百集大劇基本不可能,的書迷肯定不會答應電視劇胡亂改編。”

非但書迷不會答應,就連作者本人都不會讓你瞎傑寶亂改。

本來按照原著50集就能拍完,你為了湊到100集,又往裡面加小三、小四的,這可不合適。

“既然這樣,那我們的思路就清晰一些了,古裝、武俠、民間故事改編。”

隨著江河的話音落下,會議室的所有編劇立刻低頭思索。

很快響起第一道聲音:“牛郎織女的故事怎麼樣?雖然跟武俠不沾邊,但是我們也可以拍《新白》這種古裝神話情感劇嘛。”

“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也不錯,但是拍攝可能會用到一些特效技術。”

“梁山伯與祝英臺呢?這個裡面是帶一些武俠成分的,有將軍出現。”

一群人七嘴八舌討論的時候,江河卻沉寂了下去,他已經想好應該拍什麼了。

包拯!

包青天!

準確的說,應該是93中視版本的《包青天》。

整個九十年代,除了江河剛剛搞了小青的《新白娘子傳奇》,沒有第二個古裝人物能在影響力上和他比擬。

而且這部電視劇也是戲劇和電視劇的完美結合。

尤其是劇中的包大人。

金朝群不就是依照略帶誇張的戲曲表現手法,加入到了電視劇的表演上面,這樣就完美的表現出了包青天的喜怒哀樂,也能給觀眾們帶來極大的感染力。

也正是這些看點,才終結碌碌無為人生的嘛。

眾所周知的,戲曲演員最擅長的就是眉目之間的神態和表情了。

可戲劇...

咱是他們祖宗!

90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戲劇演員!

甚至在江河想到《包青天》的一瞬間,他都已經想好了這個人物的扮演者。

連帶著同樣憑藉這部劇而大火的展護衛他也有了人選,顏值差點不要緊,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場交流會從下午1點一直到晚上6點才慢慢散去。

江河除了剛開始嗶嗶兩句,剩下的時間都在皺眉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