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湯臣電影公司。

“姐,他們已經談了這麼久,怎麼還沒談好?”

“你急什麼,他們談好了自然就要我們過去談片酬。”

姐弟倆說完,目光開始投向一間辦公室。

張國容的經紀人陳樹芬看了眼徐峰的妹妹和弟弟,片刻後也是皺著眉望向屋內。

哪怕是現在, 她依舊認為張國容不應該接這樣的戲,對形象影響太大了。

即便是不在乎自己形象,可這部劇片酬能給的估計也不會很多,可能連哥哥正常片酬的一半都達不到。

還有他的身體一向不是那麼硬朗,從來也沒有去過內地拍戲,且聽說這邊條件非常艱苦,去了恐怕很難適應...

屋內兩個同樣英俊,但卻不同風格的男人正在對話。

張國容的五官十分規範,一雙桃花眼, 乾淨明麗,鼻樑挺拔,弧度剛好,臉部線條順暢,嘴角也是時刻上揚,張國榮的顏值不能用帥來形容,但可以用美來形容。

相較之下,江河真就是帥的代名詞了。

就像《霸王別姬》作者李碧花說的那樣,黎名那個等級的。

穿著雖然並不時髦,但也絲毫看不出來半分土氣。

“影片寫的是兩個京劇男演員與一個妓女的情感故事。這種情感延綿五十年,其中經歷了華夏社會的滄桑鉅變,也經歷了他們之間情感的鉅變與命運的鉅變……”

他們二人一個講的細緻,一個聽的認真。

雖然第一次見面,至少在交流上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卻是如傳聞中那樣眼前這個人確實很隨和。

在給張國容講戲的過程中, 江河不是單單提程蝶衣這個名字。

而是小豆子、程蝶衣、虞姬三個名字不停穿插。

聽上去有點亂,但這就是這部片子片的真是寫照。

小豆子是一個人、程蝶衣是一個人、虞姬又是另一個人。

這不是說他們的扮演者不同,而是這個人物的各種遭遇, 讓人物心境上發生的變化。

比如說小豆子從那句“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到後面變成“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在他唱出這個選段的時候,那個執拗的小豆子就已經不見了。

一直到江河講完,張國容這才問到:“江導,你覺得程蝶衣是個什麼樣的人?”

“影片中的程蝶衣是一個身份認同的矛盾體,是天性與環境作用下對自己性別身份與形象的雙重誤認。

少年的他執著而單純的總把演戲弄假成真,便從一開頭就徹底喪失滅人的性別操守。

而成了角兒的程蝶衣在滿堂喝彩聲響起時,已經開始了對自我身份與形象的主觀意願。

就像劇本中的一句臺詞所說:說好是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行。

人啊,有時候很多煩惱來自於記性太好,會把誓言太當成真。”

江河的回答可以說是很公允,他沒有過分粉飾程蝶衣這個角色來獲得張國容的認同。

反而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對這個人物進行剖析。

來之前他打的主意是一定要讓張國容出演,可一接觸他就改變了“必須”的想法。

其實他自己也覺得擰巴,想讓張國容演是真的,可卻不想在這個人物上對他有半點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