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縣令碩(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是城,其實就是縣令碩臨時抱佛腳,壘起的一圈土牆,只有一米多高,縱馬一躍就能跳過去。
陳勝帶來了五萬人馬,他們的兵器不一,有幹農活的鋤頭、鐵鍁、耙子,還有鋼管,多數穿的是布甲,只有不足一萬人,身上穿著鐵甲。
有些人身上還穿著秦軍制式的甲冑,這都是從蘄縣、垓下的守衛軍身上扒下來的。
但是這樣的一支烏合之眾,士氣卻非常高。
他們的精神氣跟普通流民不同,一個個紅光滿面、鬥志昂揚。
這要得益於陳勝的種田爆兵,穩紮穩打。
歷史上陳勝在起義的半年後就滅亡,其根本原因就是步子邁得太大,咔嚓,扯著淡了,佔領的地區並沒有徹底的掌握,手下將領、士兵極度膨脹,導致權力、私心的濫用,從開始得民心,到後來失民心,只用了短短的六個月時間。
陳勝和吳廣更是被自己人給宰了。
但是有了黃賀的指導,現在的陳勝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他更加的沉穩、紮實,願意跟士兵同吃同住,願意親自下地幫助佔領區的老秦人收割糧食。
如今的蘄縣,是一片的欣欣向榮,雖然在工業、商業上比不上驪山,蘄縣百姓的生活卻是切切實實的提高了。
武臣對陳勝道:“官軍不過2000人,我們卻有大軍五萬,還費這個勁幹嘛,直接一擁而上,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們。”
武臣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將領的支援。
說是將領,其實原本也是一些泥腿子,其中間或夾雜一些六國的遺老遺少,但也都是過氣的人家。
這些人根本沒有紀律性可言,但是陳勝作為反秦第一人,眼下又不貪功冒進,很得民心,所以武臣、秦嘉這些原本在歷史上腦後長反骨的人,並沒有反叛出去。
陳勝笑道:“武校尉,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們的確可以大軍壓境,一舉攻破下蔡城,這對我們來說,就如掃去地上的浮塵一樣。但是這樣一來,下蔡城難免會遭到破壞,我們要的是一個完好無損的下蔡城,不是一個損壞殆盡,沒有任何價值的下蔡城。”
其實陳勝還有一個考量,那就是眼下大勝軍的軍紀還沒有徹底改變。
畢竟來參加起義軍的,多是一些盜匪、遊俠,還有大量的農民。
這些人原本就是不服管的,紀律性幾乎沒有。
若是放縱他們衝殺,即便能打敗敵人,但是下蔡城的百姓,估計也要遭殃。
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陳勝是萬萬不會縱容手下搶掠百姓的,他記得黃賀說過,要愛民如子,這樣治下的百姓才能擁護他們,否則一旦失勢,這些百姓也會如反抗暴秦一樣,反抗他們。
這個時候,他的腦袋裡忽然蹦出了一個少女的身影,心中更加的柔軟。
“中軍不動,秦嘉,你帶領一萬人馬,拿下下蔡城,記住,投降者不殺、普通百姓不殺!”
秦嘉領命而去。
武臣見攻打城池的人物沒有分配給自己,心中不滿,但是在陳勝面前,他又不敢顯露出來,是以心中憋屈。
縣令碩帶著縣丞和縣尉在城牆後穿行。
大勝軍已到城西,不足二里,就算不站在高處,也能看到對面煙塵滾滾、人頭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