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韓春(第2/3頁)
章節報錯
前引《倉律》有“入禾稼、芻、稿,輒為籍,上內史”的規定。
《田律》有規定“禾、芻、稿撤木、薦,輒上石數縣廷;入頃芻、稿,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頃入芻三石、稿二石。芻自黃及束以上皆受之。入芻、稿、相輸度,可也。”
秦朝的賦稅制度,包括商業、農業、養殖業、物流業都要收以重稅,秦國的商稅非常重,一方面是為了重農抑商,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慾望。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繁重的商稅,最後受苦的還是廣大的老百姓。
黃賀也收取商稅和農業稅,但是他收取的稅費跟秦國比起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黃賀不喜歡鋪張浪費,也不大搞基建,他不修宮殿,修葺陵墓,也不需要修建長城,所耗費的錢財比秦國少了許多。
以一縣之稅費養一縣之官吏,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還能大大盈餘。
秦國卻是取全國之財富,供養咸陽一地。
不但要幫皇帝修建陵墓,還要建設阿房宮,北地還要修建長城。
同一時間搞這麼多大基建,就算放在基建狂魔的“兔子家”也很難承受如此大的財政壓力。
與其說秦國是被項羽透過軍事滅亡,還不如說,秦國是被吃緊的財政壓垮。
所以陳勝振臂一呼,秦國各地紛紛響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跟其他地方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老秦人相比,驪山縣的老百姓,幸福感滿滿,在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問問,他都能回答:“我不姓福,我姓黃,黃大仙的黃。”
大街上行人各異,但是每個人都昂著頭,臉上洋溢著微笑。
在這裡,做官的,與百姓沒什麼兩樣。
因為大家原本也都是窮苦出身,即便有“田娃”那種敗類存在,但是因為黃賀在城中設立了“舉報信箱”,所以現在也很少有官員敢明目張膽的貪汙受賄,欺壓良善。
誰要是敢不為驪山老百姓辦事,就等著被舉報,然後發配到礦山挖礦去吧。
“主人,咱們這是要去哪?”瀟睿的小手被黃賀牽著,臉上表情是既羞澀又自豪。
越是跟黃賀接觸的時間久了,越是能感受到他對自己、對別人的尊重。
這種尊重是發自內心,不帶半點憐憫,就好像自己以前跟小姐妹相處,他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奴隸身份而看不起自己。
同樣,黃賀也從來沒有因為陳楚生這些人的刑徒身份,而瞧不起任何人。
他對待自己,跟對待嬴陰嫚是一樣一樣的。
瀟睿覺得自己就算立馬死了,也死而無憾。
黃賀作為一個下凡神仙,如此的器重自己、尊重自己,瀟睿覺得自己這短短半年時間,心中感動的次數,比之前的十七年加起來還要多。
黃賀笑著道:“就去你說的那家商行,我倒要看看,手底下的人,是如何的囂張跋扈,不為驪山縣的老百姓辦事,咱們今天,就來個微服私訪,放鬆一下心情。”
“總不能天天做活,不懂得休息,工作重要,生活同樣重要,要勞逸結合。”
瀟睿說道:“些許小事,交給手下人做就好了,等會如果商行的夥計衝撞了您,倒惹得心情不好。”
黃賀笑道:“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凡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有些時候,手下人彙報的也不一定全是實話,有機會還是要多下來走一走,看一看。”
164 韓春“親眼看看老百姓的生活,親耳聽一聽老百姓的聲音,否則每天坐在辦公室裡、睡在宮殿裡,那不就成了泥雕木塑的菩薩?”
正說著,黃賀的肚子咕嚕嚕叫了起來。
瀟睿噗嗤一笑:“主人,您是不是餓了?前面有一家麵館,咱們去嘗一嘗。”
黃賀老臉一紅,他這裡還叭叭的給別人上課,肚子倒不爭氣了,“也罷,皇帝不差餓兵,大食堂的伙食也吃夠了,該換換口味。”
麵館的夥計看到三人來到門前,趕緊出來招呼:“客官幾位?要吃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