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貪圖黃賀的財富,打壓政敵,那都是順帶的小事。

做官做到他這個位置上,已經是位極人臣,馮去疾所求無非是保住自己目前的地位。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物極必反,月滿則虧。

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在加上李斯正值壯年,如狼似虎,如果他再沒有動作,馮家還能否在咸陽立足,都是一個問題。

政治上沒有人情,只有殘酷的血與火。

“馮大人言重了。”李斯泰然自若的說道:“黃賀此人,神異非常,常有驚人之舉,就連您座下的椅子也是此人的功勞。”

“我相信馮大人家也愛吃大米、白麵饃饃,甚至我懷疑馮大人的家裡也在使用糧票。”

“如此方便快捷的的糧票,非但沒有害,相反還有大大的好處。”

“諸位臣工想一想,咱們現在在北地有三十萬大軍,在南越有伍拾萬大軍,這麼多的人馬,所消耗的糧草都是個天文數字。”

“就算是運送秦半兩過去購買,那路上的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可如果把秦半兩換成糧票,大範圍的使用,那是不是說,我們就可以節省很大的一筆開支?”

“這樣秦國的負擔減少了,邊關的軍士也有保障,何樂而不為呢?”

李斯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有許多人聽得直拍大腿,暗道:我怎麼沒想到呢?

李斯:你能有那個腦子,丞相就是你的。

李斯的話句句在理,有禮有節。

馮去疾陰惻惻的笑道:“李大人所言甚是,可如此利器不應掌握在一裝神弄鬼的人手裡。”

“我提議,讓黃賀立即交出製作糧票的手段,由治粟內史接管。”

秦朝的官職是三公九卿。

九卿之中的治粟內史,職能相當於現在的財政和稅務。

現任治粟內史的是馮褲子,他是馮去疾的遠房侄子。

明眼人都知道,馮去疾這是想把糧票據為己有。

秦半兩因受材料的影響,無法大量的製作。

但是糧票不同,一看就是特別容易複製的東西,雖然依照老秦人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找到塑膠,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猜想,黃賀的手中肯定有能夠製作出糧票的東西。

黃賀:你們冤枉我了,糧票都是我花錢在網上買的。

馮去疾的提議,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李斯卻無法反駁。

發行貨幣,的確是只有國家才能做的事情,而且目前的情況下,糧票的大肆氾濫,也威脅到了秦半兩的地位。

只不過李斯的屁股坐在黃賀那邊,所以才會開口,據理力爭。

“既然如此,那就請少府起草文書,命黃賀三日內,務必將製作糧票的東西送過來。”

馮去疾非常滿意自己的機智,在跟李斯的對峙中,他很少能贏。

一方面是智力比不過,另一方面是體力比不過。

年輕人看老年人,永遠比老年人看年輕人來的清楚。

年紀大的人頂多是有點經驗,而那些經驗許多時候甚至是錯的,因為時間在往前走,時代也在變化。

套用舊的思想,只能是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