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先是敬了一個標準禮,朗聲道:“大仙,十車白紙銷售一空,特來向您彙報。”

大娃的眼裡,滿是興奮,迫不及待的向黃賀彙報了白紙的銷售情況。

具體內容不容贅述,用一句話總結。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大仙您是不知道,前來買咱們白紙的人都從商行門口排到城門樓子了,額差點給擠到桌子底下去。”

黃賀擺擺手,“瀟睿,給大娃拿張椅子,坐下,慢慢說。”

瀟睿拿來一個錦凳,大娃趕忙道謝,屁股挨著錦凳邊坐下,只敢坐半邊,腰背挺直。

瀟睿又給他端來一碗涼茶,大娃起身道謝。

“買紙的都是些什麼人?”

“多是貴族人家,功勳子弟也有不少,不過最多的還是官家、小吏。”

黃賀點點頭。

白紙銷售火爆,他早有預料,始皇雖然嗝屁了,但是他留下來的龐大帝國還在運轉,帝國的每一顆螺絲、零件還在忠誠的履行使命。

每日的公文傳遞、上傳下達、政令頒佈、書信往來,所耗甚糜。

在這個通訊全靠吼,交通全靠走的年代,有一張紙,上面的內容足以抵上百斤竹片,難道還不夠讓人瘋狂?

更不用說老秦人對於知識的渴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無數思想學說就是因為沒有方便的載體,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中。

如果有更方便、更容易儲存的載體,黃賀覺得,秦朝的歷史不會只有史記那麼一點。

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會只存在於司馬遷的幾千字裡面。

“讓韓談加大產量,我要讓老秦人,人手一張白紙。”

白紙的出現,震驚了老秦人。

比木板、竹片更輕薄的書寫工具他們不是沒見過,絲帛、絹綢都可以用來書寫文字。

但是絲綢、絹帛價格昂貴,根本不能被用於日常,那是隻有王公貴族才用得起的東西。

但白紙不同啊。

一個秦半兩就可以買一百張A4紙大小的白紙,這太划算了!

黃賀根本沒想到,自己訂製的價格,在老秦人看來,根本配不上白紙的價值。

一百張A4紙,如果寫的小一點,正反面都用的話,足可以寫下4萬個小篆。

按照老秦人言簡意賅、語言精練,一個字能拆解出十八種意思來算,完全可以稱作一部鉅著。

千古奇文《道德經》也不過五千餘字,字字珠璣。

左丞相府。

李斯心滿意足的擱下毛筆,小心翼翼的將白紙上墨跡吹乾。

白紙上赫然便是那篇流傳千古的《諫逐客書》。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