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 交寫字(第1/3頁)
章節報錯
黃賀從手機裡調出一張郵局的信箱照片,“就是這樣式的,給我造兩個,擺在城中,並且在上面寫,歡迎驪山的群眾提建議。”
瀟睿問道:“箱子叫什麼?”
“就叫意見箱吧。”
瀟睿的辦事效率非常高,第二天一早,兩個足有一人高的意見箱就矗立在城中最顯眼的位置。
在箱子的後面,就是一座高五米的巨大人形雕塑——黃賀。
作為整個驪山的實際掌控者。
黃賀已經成了整個驪山的精神圖騰,為他建一座雕塑,這也是驪山勞工的共同心聲。
看到這個大箱子,驪山勞工都圍了上來。
“這兩個木箱子是幹嘛的?”
“不知道,可能是大仙搞得新奇東西。”
“你看到那兩個洞沒?你說裡面藏著什麼?”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猜測著兩個木箱的用途。
瀟睿拿著一個電喇叭喊道:“喂,喂,喂,1234,1234……”
“大家靜一靜,今天我代表黃大仙,跟大家說下這兩個木箱。”
“為了咱們驪山城更好的發展,黃大仙決定讓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只要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都可以寫下來,然後投到這個木箱裡面。”
“當然了,你們如果有什麼不滿,覺得驪山城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可以寫下來。”
“這些意見,最終都會傳到黃大仙那裡。”
“如果你的意見被採納了,那你將會獲得由黃大仙商行提供的一份驚喜大禮包。”
“希望大家踴躍投稿。”
“謝謝大家。”
瀟睿說完,就離開了。
留下圍觀的勞工們,竊竊私語。
整整一個白天,也沒有一個人出來投票。
畢竟現在能把自己名字寫出來的人都不多,更不用說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了。
黃賀此舉,一是為了讓普通的驪山勞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其次是想廣開言路,聽一聽廣大驪山人民的意見。
作為一個領導者,最忌諱的就是脫離最底層的群眾。
不接觸群眾,你就不知道群眾真正的需求,不瞭解群眾的需求,當權者制定出來的政策就會脫離實際。
為什麼秦朝的老百姓怨聲載道?
還不是因為嚴苛的秦律已經脫離了現在老秦人的生活實際。
亂世用重典沒錯,但是秦朝已經太平了幾十年了,你還要用更加嚴苛的刑罰來約束民眾。
搞到最後,連執行秦法的人,都記不住繁雜的法律,老百姓不反你才真是怪了。
黃賀不想走秦始皇的老路。
黃賀坐在書房裡,伏案疾書。
瀟睿走進來,興致不高。
“這是怎麼了?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黃賀放下手中的炭素筆,笑問道。
瀟睿抿著雙唇,白皙的俏臉上酒窩隱現,“大仙,我在暗處盯了一個下午,也沒見有一個人投稿,咱是不是弄錯了,還是這些人根本就沒打算提意見。”
黃賀沒有回答,拍了拍自己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