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並不知道,朝廷已經在對外發動戰爭,比起另外一個時空,這一場戰爭,提前了一些,大唐準備更加充足。

李世民為了征伐高句麗,對士卒的訓練可一直盯著的,即便沒有對外戰爭,府兵也是嚴加訓練,這次能迅速出兵,也是因為有部分人馬,集中安置在一起。

吐谷渾為鮮卑慕容氏一支,鮮卑族受中原文化影響很大,所以吐谷渾一樣建有城池,屬於半遊牧民族,隋煬帝擊敗吐谷渾設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極短暫的控制最東邊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幾個郡並未被隋朝控制。

經過二十多年休養生息,外部又沒有強敵,目前吐谷渾的勢力,達到了一個高峰,人口五十多萬,兵馬近十萬。

這一戰大唐名將,除了鎮守地方的人,派出了大半,李世民演練攻打高句麗的心情,暴露無疑,同時他也是想徹底滅了吐谷渾,讓絲綢之路暢通無阻。

王牧在忙碌安置百姓的事情,人手不足,很多事都得親力親為,一些糧食,工具的調動,也需要經過他的批准,關鍵多了那麼多俘虜,還得修建住房,建立新的聚居地。

修建道路,修建水渠,開採礦石,沙石,卵石,大家都在忙碌,除了活動不變的老人和幼兒,一個閒人都沒有,半大孩子都在幫著割野草。

一般的野草,雖然牲口也吃,不過只能算牲口的口糧,經過發酵的青草,牲口愛吃,而且肯長,這是透過對比確定的事情,同樣時間出生的黑豬,吃發酵青儲,一個月之後,比吃新鮮野草的要重十斤。

人類的破壞力非常驚人,樹木茂密的林邑,那些綠色,快速的消失,當然!王牧不會讓人無節制的破壞,他清除的是平原和獨山,為了種植糧食與果樹;那種森林和連綿的大山,依舊保留著原貌,留著以後子孫慢慢開發。

汽油被蒸餾出來,裝進木桶,已經堆滿了幾個大倉庫,機油也送到了島上。

烏蒙送來了好訊息,第一臺大型蒸汽機,已經運轉了一個月,沒有出問題。那是高兩米,長三米五的大傢伙,如今只等船隻建造,就能裝到船上。

春去秋來,入秋之後,凌敬終於滅了南洋最後一個小國,回到林邑,如今大唐海外第一防禦鏈,南方已經全部落入大唐手裡。

秋收之後,王牧終於鬆了一口氣,今年增加了三十多萬人口,這讓糧食的壓力有些大,如果不是米樹,他都要向馮盎求援了。秋收不止是水稻,還有足夠多的水果,至於肉食,俘虜自然是沒份的,主要提供給士卒。

也正是因為糧食有些緊缺,王牧並沒有想著去弄阿三。

南洋土族的搬遷,王牧和各大世家已經談妥當,也正在搬遷,雖然世家會留一部分,不過無傷大雅,等島上的土族男子死光之後,自然就沒有土族了,這隻需要幾十年時間,雖然王牧知道自己可能看不到那天,不過目的達到了。

林邑多河流,秋收之後,水果收集完成,已經快要入冬,這時候屬於枯水季,王牧組織人對河流進行清理。

這並不是給河流清淤,是撲魚!以前王牧在網上看過,一些小國家,整個村子的人出動,趁著枯水季,用網把小河整個過濾一遍,即便拇指大的魚都不放過。

王牧並不擔心把河裡的魚弄滅絕,林邑屬於下游,上游是驃國,真臘,等到明年夏天,河水上漲,江裡的魚又會跟著水,遊進小河。

這是魚的習性,大部分魚,都會到淺水區產籽,因為淺水區的水溫要高一些,就像大海的魚類,都會根據暖流,去內海產籽。

如今河裡的魚,比起後世多了許多,每天都有大量的魚捕撈上岸,根據彙報,一個村子的小河溝,都能弄起來上千斤的魚蝦蟹,大一些的小河,能得到的就更多了。

捕撈起來的魚,王牧直接讓百姓分了部分,剩下的也給俘虜的苦力補充營養,沒辦法!這裡是南方,即便冬天,也不算冷,沒法冰凍。而河魚是澹水魚,想要曬魚乾就得用大量的鹽,這很不划算,所以只能儘快吃掉。

好處是得到大量的肉食,俘虜吃了之後,心裡好受了不少。

王牧告訴過俘虜,只要他們聽話,明年就會分地,以後逐步減少稅收,直到和普通百姓一樣。

當然!這個規定只是針對崑崙奴,南洋土族,除了挑選成為士卒的人,其他只能永遠做苦力,修路挖礦,就是他們的任務,直到死亡。

“辛苦了!”王牧笑眯眯的拍了一下凌敬。

“還好意思說,你不是說讓我休息一段時間嗎?結果你一天人都看不到,這些事情,還不是我在做。”凌敬沒好氣的說道。

“嘿嘿!我這不是怕你無聊嘛!誰讓你是長史呢。”

“要不你把岑文字要過來吧,他處理政務更厲害,我想陪陪兒子。”凌敬懶羊羊的說道。相比征戰,處理政務是他最煩的事情,如果可能,他想閒著,有事出出主意就好。

“得了吧!別人是刺史,你讓他來林邑,要知道姑複比林邑還大一些。還有啊!你悠著點,看看你都多少女人了,要是馬上風,我去哪裡找一個長史。”王牧頗為無語的說道。

比起岑文字,凌敬就像種馬,姑復的時候就娶了三個小妾,林邑,南洋土族,崑崙奴,倭女,他就像收集癖一樣,弄了十三個在家裡,一個漢家女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