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李泰的爛攤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為何?”李世民問道。
“原因有二,其一,路途遙遠,運送兵馬都需要大半年,所消耗糧草太多,半島初定,無法提供太多糧食,人心也未曾歸附;其二,燕國公說,薩珊國與突厥,互有勾結,如果出兵太多,恐怕青海,隴右道有失。”房玄齡解釋道。
“臣附議,如今西南,遼東尚且需要大量人馬鎮守,宜靜不宜動。”長孫無忌也急忙跟著勸說,他最怕李世民一時衝動,又來個御駕親征。
大唐如今大好的局面,只要穩定十年,那些新地盤基本上就吃穩了,要是李世民現在有何閃失,弄不好就要出大變故。
別以為李承乾如今太子地位穩固,就能順利接替皇位,要知道李承乾可是有不少兄弟,尤其是東海道的李恪,林邑的李泰,要是有人支援他們,割據一方,未必不可能。
關鍵還是權力爭鬥,李承乾可沒有李世民的威望,他上位之後,下面的人必然會進行一番權力爭鬥,長孫無忌可沒有信心壓下所有對手。
開國的老臣死了不少,長孫無忌希望再死一些,年輕一輩裡面,可沒人有他聲望高,到時候他肯定是輔政大臣,其他人還不是隻能看自己臉色行事。
“陛下,臣以為可以先行經略西域,戒日國那邊,由衛國公試探就行了,他們會有分寸的。等西域落入掌控,兩路進攻,把握更大。
即便無法完全掌握西域,有那麼大一片地方做緩衝,對中原也有巨大的好處。”杜如晦也勸說道。
“嗯,關於戒日國那邊,諸位愛卿有何意見?”李世民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問道。
見李世民沒有反對,就知道他聽進去了,三人心裡都鬆了一口氣。
這種問題,長孫無忌是從來不主動開口的,所以只能房玄齡說話。
“陛下,臣以為,可把戒日國南方與遮婁其國合併,至於北方,單獨成立一個都護府,防備薩珊國。”
房玄齡他們瞭解李世民,李世民也很瞭解他們,所以知道他們不會對具體人選發表意見,沉默片刻說道:“朕意讓魏王泰,前去身毒半島,治理西南半島;徵西都護府改立摩托羅城,你們以為如何?”
“陛下英明,臣附議!”房玄齡見長孫無忌還在遲疑,他暗自搖搖頭,率先贊同。
“燕國公為國征戰多年,勞苦功高,也是該讓他好好休息一段時間,這徵西都護府都督就由敬德擔任吧,正好他在那邊,
等藥師班師,就讓他們一起回京,朕可不想他們有何閃失。”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長孫無忌立馬贊同道。
杜如晦不動聲色的從長孫無忌身上掃了一眼,沒有說話,他知道這是李世民心裡有顧慮,所以沒啥好勸說的,雖然王牧和李靖打仗厲害,但是皇帝不會放心,尤其是戰報提到六艘船破一千,猶如雷霆的火藥,這種大殺器,不用說李世民需要掌控在自己手裡。
杜如晦猜測,接下來水師必須要裝備足夠的蒸汽船,不會讓蒸汽船掌握在像王牧這樣,兵馬眾多的將領手中。
“擬旨!加封燕國公王牧為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擇日回京。”李世民朗聲說道。
李世民的話,讓長孫無忌一驚,忍不住抬頭看向李世民。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少,三師三少是安排給太子的人,顧名思義,“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雖然沒有實質,但是一個少保就很說明問題,分明是想要王牧這個勐人,為李承乾保駕護航。
長孫無忌甚至敢肯定的說,只要王牧不死在李世民前面,李世民臨死的時候,一定會給他加太保,輔政大臣的職務。
如今可不比秦漢之時,三公九卿,一般只有大臣死了才會追封,那麼三師三少,可以算臣子活著,最高的榮譽封賞了。
以前自己還有一個開府儀同三司,壓王牧一頭,如今王牧弄了一個同為從一品的少保,這就讓他更不爽了。
大唐又滅一國,百姓雖然感到高興,不過並沒有太大感觸,畢竟這些年大唐一直在贏,每年都有幾次捷報入京,像這種悄悄咪咪,突然公佈出來的歡慶,想來也不是太大的國家,畢竟老百姓可不知道,戒日國在哪,有多大。
反而是城裡的商人很高興,推出各種活動,因為解除宵禁,晚上的生意可不錯。
隨著公示公佈,瞭解比較多的人推算出緣由,引起的轟動也就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