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殊榮(第2/3頁)
章節報錯
「好啊!好啊!說得朕都有些想吃了。」李世民喜笑顏開的說道。
「船上玉米已經開始授粉,過大半個月差不多就可以吃了。」李德獎介紹道。
「船上有種植的玉米?」長孫無忌驚奇的問道。
「燕國公擔心只是種子,回來無法存活,同時也是為了多總結一下經驗,每一種食物,在船上都有種植,我們在路上已經收了一季。」李德獎笑呵呵的說道。
「燕國公老成持重,他做事朕非常放心。」李世民心情非常的好,雖然還沒有見過實物,他已經開始期待起來。
「嗯,燕國公這次出海,真是太值得了。」房玄齡感嘆道。
「不錯,不錯!王牧長年奔波在外,接觸眾多小國部落,訊息很廣,難得他願意親自冒險,前去驗證。有了他帶回來的糧種,天下百姓,又少了缺糧之憂。」李世民感嘆道。….
「燕國公說了,種植紅薯,土豆,只要不是很嚴重的天災,或者遇到貪官汙吏,百姓就不會吃醋飽。」李德獎昂著脖子,很是自豪的說道,他見識過玉米,土豆,紅薯的產量,所以有此自信。
瑪雅人種植的也就那樣,不過他們種植在船上的,那收成就太好了,有農家肥灌既,還有人精心照料。
船上的人,大半時候是很無聊的,所以船上種子的東西,別說野草,連蟲子都見不到一個。
「辛苦了!回家好好陪陪你父親,他會為你感到驕傲!等燕國公他們到了,一起出來,接受全長安的迎接。」李世民拍拍李德獎說道。
「微臣遵旨!」李德獎有些激動的起身抱拳行禮。
「好啊!好啊!朕期待的太平盛世,終於要到了。」李世民看著遠方感嘆道。
「陛下!如今大唐,已經是太平盛世!」長孫無忌有些不服的說道。
「還有很多不足啊!蜀中,江南,關中如今還行,其它地方呢?每一年都有御史查出貪腐的官吏,百姓依舊在受苦!朕心裡著急啊。」李世民說道。
「陛下也不用太擔憂,這人心不足,是正常的事情,只要加大巡查力度,慢慢就會好轉。」房玄齡寬慰道。
「朕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可是有的人,做得實在太過分了,完全不給百姓活路啊。」李世民說著,臉上帶著憤怒之色。
他說的是去年巡查之時,有地方官員,居然敢
把御史殺了,整個縣城都被控制,百姓幾乎全部淪為佃戶的事情。
長孫無忌眉頭一皺,他知道那些偏遠地方,確實不好管理,地方官員也貪,但這事還真沒法勸說。
「希望這次燕國公帶回來的糧種,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房玄齡轉移了話題。
「人力有限,南方種植水稻,北方種植小麥,即便多幾種糧食,也只是錦上添花,就像山藥葛根,始終無法和小麥相比,對土地肥力要求也大,兩年一收,只能說省事。」長孫無忌搖搖頭說道。
房玄齡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沒有反駁,畢竟他也不清楚王牧帶回來的種子,到底如何,不過他心裡隱約有種猜測,絕對不會是長孫無忌所說的那樣。
如果王牧在,一定會鄙視的看向長孫無忌,一個大陸的人,能作為主糧,又怎麼會差,況且也正是因為有了紅薯,人口上億,都能解決饑荒。
這事沒有對外公佈,就連禮部,也只是知道王牧有大功,帶回來很重要的種子,具體如何,只有有限的人才知道。
「燕國公王牧!勞苦功高,不遠萬里,親自帶回來糧種,特加封太子太保……」
「臣!叩謝陛下隆恩!」王牧拜謝,從禮部尚書柴紹手中,接過聖旨。
「燕國公辛苦了!」
「有勞譙國公!」
「這些就是新糧吧?長勢真好!」柴紹看著馬車上的玉米,讚歎了一句。….
這些玉米是種植在陶罐之中,每一罐保留了三顆,單單是看玉米包,就知道里面的果實不小。
王牧回頭看了一眼,滿意的笑了笑,原本他以為這樣搬動玉米,會影響玉米生長,好在並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這些玉米是挑選最飽滿的種子種下的,陶罐裡面的泥土,也是枯樹葉漚的肥,再加上沿途船上的人親自澆灌,可以說肥力十足。
玉米也沒有姑復他們的心血,個頭飽滿,已經快要幹上記憶中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