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兩刀三斷的沙欣,更加想不到的是,跟著他衝鋒的城守,一開始就壓制著速度。步卒和輕騎,完全脫節,等見到輕騎合圍過來,直接就停了下來,隨後丟下了手裡的武器。

沙欣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利用別人做炮灰,阻攔後方,拖延時間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反而被別人賣了。

高侃不明白為何敵人拋下武器,不過這對他來說,就是好訊息,調整方向,對著敵人輕騎屁股,殺了過去,配合雁翎陣收攏口袋。

沙欣並不知道,陌刀手那是大唐精銳之中的精銳,個頭最低都是一米八的大個子,而且力氣極大。力氣大,揮舞武器的速度就很快,大唐的將領,都沒人敢去衝陣。

連續四刀破了他的防,然後兩刀要了他的命,身邊的人並不是不想救援,只不過自顧不暇,衝上去的人,無一例外被陌刀,連人帶馬斬殺。

這就去戰場,比的就是誰力氣大,裝備好,一把刀還可以招架,躲避,兩把刀同時砍過來,一個人根本招架不住。

李靖佈置的雁翎陣,介於雁翎陣與鶴翔陣之間,口子大,底部狹窄,有輕騎護衛兩翼,增加兩翼防禦,可以包圍敵人,掩蓋了兩者之間的缺點。

這就去李靖,他在前人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經驗,讓軍陣變得更加實用,配合更加輕鬆,操作指揮,也沒有那麼麻煩,普通士卒,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就能使用。

騎兵合圍,從後方殺入,瘋狂的收割著敵人性命,薩珊國騎兵,沒有多久,就被圍殺,只有最後幾千人,茫然的看著四周敵人,心裡慌亂無比。

看著四周林立的長槍,弓箭,封鎖住去路的盾牌,還有殺氣騰騰的騎兵,沒有人願意繼續戰鬥。

丟下武器,下了戰馬,老老實實的投降。

“這就降了?”尉遲恭不爽的說道,手裡的馬槊還躍躍欲試,想要看有沒有人想要反抗啥的。

“他們是被人擺了一道!不然有步卒拖著,沒這麼快就圍殺他們。”高侃笑著說道。

剛才就是高侃和尉遲恭,一左一右,領著輕騎護衛兩翼。

如果不是輕騎迅速殺入薩珊國騎兵背後,他們的騎兵雖然無法擊敗李靖指揮的步卒,但是傷亡絕對不小,畢竟陌刀手的數量是有限的,只有幾百人。

王牧組建的長斧兵,這次也立功不小,雖然因為訓練的緣故,無法像陌刀手一樣使用,但是李靖自然有他的辦法。

用槍盾兵抗住騎兵第一波衝擊,隨後高大的崑崙奴,手持長斧殺出,一斧頭一個,砍得薩珊國的騎兵,人仰馬翻。

損失最大的就是三千重騎,為了抵擋敵人一萬重騎的衝鋒,損失了大半,好在有一部分只是負傷,即便無法重回戰場,也死不了。

三千對一萬,數量懸殊很大,不過他們擋住了重騎的衝擊,兩翼步卒迅速衝過去,遏制了重騎的行動空間,活生生的被步卒圍殺。

對於大唐來說,最麻煩的就是戰馬帶來的衝擊,盔甲反而是小問題,竹甲,木甲雖然比不上鐵甲那麼耐用,但是防禦力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容易損壞,每戰鬥一場,需要更換一些甲片。

重騎沒了速度,和重步卒沒有多大區別,面對更多數量,裝備不差的步卒,他們想贏怎麼可能。

其實這也是沙欣大意了,他們以前的戰爭,往往是重騎對重騎,步卒很少摻合,畢竟步卒你追不上戰馬的速度。

重騎基本上分出勝負,步卒才會殺到一起,那時候重騎又有衝擊空間,配合著步卒,自然殺傷力巨大。

但是他沒有想到,李靖布的陣,雖然也在移動,但只是小範圍的移動,基本上輸於原地等待敵人進攻。

等他們重騎殺到面前,一支重騎才從陣容中殺出,擋住去路,同時配合了步卒。

這就去統帥的區別,沙欣只是按照經驗辦事,而李靖以不變應萬變,他佈下的軍陣,能有多種變化,足以應對敵人很多種進攻方式。

一萬五千步卒反水,這是大勝的關鍵,即便在戰場不苟言笑的李靖,也露出高興的笑容,戰事的順利,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敵人三萬騎兵,還有一萬全身鐵甲的重騎,居然一股腦的衝進他佈下的軍陣,這種事情,他從來沒有遇到過,感覺就像碰到一群沒腦子的傢伙。

如果換成中原的戰爭,兩翼的騎兵肯定會被牽制,即便只有兩萬騎兵攻擊,那肯定也是分成兩三批,按照兩千人一隊的方式,進行衝殺破陣。

兩支騎兵殺來,如果用步卒抵擋,肯定需要幾倍的步卒,等交戰之後,再安排另外兩支騎兵,殺向步卒陣型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