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身毒那邊,也不得不安排一些援兵,好讓燕國公沒有後顧之憂。”

“陛下英明!”蕭禹恭維了一聲,坐了回去。

“諸位愛卿覺得,誰去身毒合適,又需要多少人馬?”李世民問道。

“臣舉薦兵部尚書侯君集,鄖國公張亮前往身毒,他們二人精於兵事,定然能幫燕國公一舉拿下身毒北方。”長孫無忌拱手說道。

“臣以為不妥,一部尚書,豈能輕易離開長安。”杜如晦看了一眼長孫無忌,語氣平澹的說道。

他一聽長孫無忌的話,就知道這個傢伙沒安好心,侯君集和張亮,都是和王牧沒有多少交情的人,侯君集甚至會忌憚王牧,畢竟以王牧的功勞,要是回長安,說不定這兵部尚書就換人了。

侯君集感激的看了一眼杜如晦,他當然是不想離開長安,他不缺作戰那點功勞,除非是滅國之戰,還是以他做主導那種。

“嗯,如今政務繁多,一部尚書,確實不適合離開長安。”李世民贊同道。

“藥師,敬德,叔寶在家休養,不如讓他們前去,這幾年想必他們也閒壞了,前去身毒,他們還能順便請孫老檢查一下身體。”房玄齡提議道。

“臣附議!一個武將,多年不上戰場,是很難受的,這幾年叔寶他們身體,已經好了許多。”侯君集跟著說道。

李世民心裡一動,也覺得有些虧欠這三個功臣,尤其是李靖,一直任勞任怨,為了避嫌,主動交出所有權利,在家休養,甚至閉門謝客;尉遲敬德也是一樣,因為幾年前自己的訓斥,居然躲在家裡修道,也不看看他的樣子,像是修道的人嗎?….關鍵一點,三個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不用擔心有人割據一方,也不用擔心王牧因此坐大。

“也好,這幾年叔寶他們,確實太閒了,就讓他們去身毒散散心吧,另外抽調三千騎兵,歸叔寶節制。”李世民點點頭微笑著道。

“這個新年禮物不錯,傳朕旨意,取消南洋都護府,改為南海道,林邑三郡,真臘,驃國為西南道;姑復,南詔諸部為東南道;身毒設為定西都護府,燕國公王牧,擔任都護府大都督。”李世民下令道。

“陛下英明!”

“兵部核算士卒功勞,這次征戰所得,就不用送回來了,如果不足,就用土地代替。”李世民繼續說道。

“臣遵旨!”侯君集應道。

眾人都被李世民的操作驚呆了,朝廷不出一分錢,就讓嘉獎士卒,當然,他們不知道,這些小國有多富有。

如果李世民知道,南詔繳獲了多少銀飾品,驃國和真臘,有多少金銀銅,寶石,他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西南地區,包括身毒半島,受光頭影響巨大,習慣建造大量的佛像,死了以後,也供奉在佛塔之中,不像中原,總是喜歡把財物帶入地下。

幾百上千年的積蓄,那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財富,作為戰勝一方,怎麼可能放過,沒有大肆掠奪,已經算是剋制了。

王牧那邊更強,哪怕不少城池,分給了聯軍,但是猶如蝗蟲過地的行動,收穫更多,況且王牧習慣把所有寺廟拆除,所獲得的財物,說堆積如山也不為過,雖然大部分價值不高,架不住數量巨大。

李世民不清楚這些,他的本意只是用數量巨大的土地來賞賜,這樣一來,朝廷就會減少很多開支。

沒辦法,和增產的糧食比起來,需要養的人增長也很多。

手中有糧,心頭不慌,李世民很羨慕前朝糧食滿倉的景象,所以他也想大量的把糧食囤積起來,應對萬一出現的狀況。或者說因為上了年紀,想給兒子留下足夠應對任何困難的家底。

隨著錢幣推廣,銅錢緊缺的狀況得到了緩解,朝廷掌握了足夠多的錢幣,但是糧食的數量是有限的,即便有無限的錢幣,也不可能收購無數的糧食,而且中書省也不會無限制的用銅錢收購市面上的糧食,那樣會讓糧食價格飆升。

不要以為如今沒有經濟學,就沒人懂得如何抑制物價,朝廷最重要一項工作,就是控制糧食價格。

春秋戰國平糴制度到西漢常平倉,就是為了保持糧價穩定,豐收的年份和地區就收購糧食,災區則賣出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