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再回長安(第1/3頁)
章節報錯
除了瓷器,南洋的香料也逐漸從內銷轉出口,因為內銷價格已經很低了,沒有向外面賣划算。
另外像香水,白酒,食鹽產量的增加,也會成為暢銷品,所以大唐的產品不缺,而且會越來越受歡迎。
瓷器和陶器,看上去區別不大,都是瓶瓶罐罐,也都是泥土燒製出來的,但是兩者在技術上的區別很大。最重要的一點,兩者原材料,就不是同一種物質。
陶器是黏土或者陶土燒製出來的,而瓷器是高嶺土燒製的,高嶺土含有很多礦物成份,這是黏土所不能具備的,如果不知情的人,用黏土去燒,最多就得到帶玻璃質地的器皿,這還是燒製溫度足夠才行,不然就只有陶器。
瓷器在東漢時期出現,東漢以後,中原就一直戰亂不休,直到前隋才穩定了不少,所以瓷器雖然賣得很廣,產品數量卻不多。
好在因為瓷器質地如玉,所以深受大眾喜愛,所以研製技術,一直沒有停,這些技術,都掌握在大家族手裡,每個家族所燒製的產品,都不相同,有好有壞。
瓷器暢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質地和外形,都比陶器更好,而又只有中原才掌握技術,所以才會和絲綢,成為中原的一張名片。
也是因為王牧,收羅工匠,打破了世家的技術壟斷,如今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大量燒製出來,差的就以各種形式,免費送到百姓手中,其它的則大量的外銷。
燒製的次數多了,無論是形式還是釉料,色彩,圖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也是一件好事。
知道王牧要讓自己代理中原的貨物,瑪瑙簡直都要樂瘋了,因為遮婁其國賣了很多貨物到他們國家,價格都很貴,而以後這種生意,自己也可以做了。
想到以後會有大量的錢財進入自己口袋,他就忍不住激動得身體顫抖。對於王牧要的書籍,瑪瑙那是一口答應,更是拍著胸口保證,會盡量給他多弄一些。
準備給帕拉瓦的武器,其實就是這次大戰的繳獲,帕拉瓦人使用的武器,一來和大唐的不同,甚至區別頗大,二來質量要差一些,所以王牧覺得,重新修一下,再賣給他們也很不錯。
那些破爛嚴重的武器,回爐重新鍛造一下,一樣賣給帕拉瓦國,重新鍛造武器,武器質量不就掌控在自己手裡了。
這事當然不用親自去做,交代下去,就有人完成,科佛裡本身就有匠人,所以這事情也好辦。
王牧還沒有給李世民送貨物進京,李世民就派人前來,召他進京述職。
“陛下怎麼會突然召我進京?”王牧有些不解的說道。
“也不算突然吧,畢竟從長安來到林邑,時間不短,而且陛下也是說等身毒戰事結束才進京。”凌敬說道。
“莫非陛下是想調都督進京任職?”許敬宗猜測道。
“為何會這麼說?陛下應該知道,我又不擅長政務,處理地方更好。”王牧不解的問道。
“太上皇駕崩,以前不方便動的臣子,如今也可以動了,而且這次要動的,肯定不在少數,這種時候,陛下就需要更多的大臣,來填補空缺,也需要有足夠威望的人,幫忙震懾朝堂。”許敬宗分析道。
“無論是填補空缺,還是震懾朝堂,也輪不到我吧?調我去能做啥?三省六部,我適合哪裡?武將謀臣也不少,哪裡還需要我的?”王牧抓抓後腦勺,很是不解的說道。
“以屬下看來,三省六部,任何一個職務,都督擔任,都綽綽有餘;至於謀臣武將,謀臣是不缺,不過武將嘛,這些年還有誰的聲望,能超過都督。”許敬宗摸著鬍鬚,笑眯眯的說道。
“你太誇獎了,朝中眾多國公,誰不是從屍山血海殺出來的,名聲在外,比我這個新晉國公,聲望高多了。”王牧謙遜的說道。
時間能磨滅記憶,確實如同許敬宗所說的,最近幾年,要說戰績,自己弄出來的,確實比其他人高。
許敬宗的話,也提醒了王牧,自己和眾多世家,多少有些牽扯,李世民召集自己進京,或許是有這些考慮,至於會不會是給李泰騰位置,那到未必。
林邑的發展,李世民是看到的,他不可能現在就讓王牧離開,破壞目前大好情境。
而且以李泰的能力,沒了王牧,不一定能穩住林邑,就算有王府眾多官員幫忙,那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如果李世民想要讓兒子弄一個強大的封國,那就更不可能現在就把王牧調離,至少也得再過兩年,等真臘,驃國收服,林邑,南洋開發到一定程度。
想明白這些,王牧也就不再多想,開始安排事情,畢竟這次回長安,估摸著又得島嶼一年半年。
“高侃會留在科佛裡領兵,如果那個瑪瑙傳信,就讓薛仁貴領兵,從海上去羊攻遮婁其國。”王牧對許敬宗說道。
“我們撤兵的條件是?”許敬宗明白王牧的意思,點點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