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鬱悶的李泰(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愣住了,他沒想到,自己只是突然靈光一閃,提出一個建議,群臣居然立馬同意,還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覺。
「難道泰兒如此不得人心?」李世民心裡想道。不過李世民很快反應過來,為何群臣會有如此表現,畢竟上言李泰一直居住長安,於禮不合的事情,也不是一回兩回。
「南洋有王牧在,泰兒過去,會不會讓他多想。」說出去的話,沒法收回,李世民又想著反悔,就只能另外找藉口。
「不會,王牧並非心胸狹隘,目光短淺之人,他會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會好好輔助越王,治理地方。」長孫無忌立馬回答道。
「不錯,犬子等人,都在王牧麾下,被他教得很好。」杜如晦跟著說道。
李世民嘴角抽動,他很想問一下,把李泰封到南洋,你們就不擔心將來割據一方,造成更大的戰亂嗎?
留李泰在長安,固然有喜歡兒子的因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想給太子一些壓力,提醒他你不認真努力,就有人替代你。
「陛下您也曾說過,久居深宮,無法開拓眼界,越王封地二十多州,也該學一些治理地方的事情。」房玄齡接著說道。
李世民已經無語了,這些心腹重臣,支援他的決定,這還能讓他怎麼說。
思索片刻,李世民又說道:「科佛裡郡新佔,越王前去,太過危險,朕恐皇后擔心,這讓朕有些為難啊。」
李世民最後還是想著讓胖兒子留下,畢竟作為父母,總是擔心兒子出去,會不會吃苦受累。
房玄齡他們當然不擔心李泰割據,如果是其它地方還有可能,南洋那一塊就算了吧,別說孤懸海外,人煙稀少,更何況兵權還在王牧手裡,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將來李承乾繼位,李泰與王牧後人割據一方,對於中原,又能有多大的影響呢?以如今大唐的發展速度,十年之後,足以橫推天下任何勢力。
「科佛裡戰事尚未結束,越王自然不適合前往,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越王更應該前去林邑。王牧已經向陛下求要人手,越王府屬官正好可以前去幫忙。
林邑可是很安全的,陛下,皇后娘娘也曾經去看過,如今那裡百姓安居樂業,環境也不是傳說中那麼險惡,自然不用擔心。」杜如晦說道。
「你說得好有道理!老子盡然無言以對。」李世民幽怨的看了一眼杜如晦,這些心腹重臣,一向體貼支援自己,解決了無數的困難問題,這明知道自己想留下兒子,偏偏一本正經的找出很多無法反對的理由。
李世民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看看其他人點頭,一副深表贊同的樣子,他只能無力的擺擺手說道:「等上元節之後,越王就去林邑。」
「陛下英明!」眾人齊聲讚揚。
「散了吧!」李世民悻悻的說道。
「臣告退!」
「輔機留下。」李世民又叫住了長孫無忌。
親疏有別,眾人也不意外,對李世民施禮,隨後魚貫而出。
「陛下,越王前往林邑,好處頗多,有越王和越王府屬官,陛下對南洋就能瞭解更深,而且皇子在林邑,無論是南洋還是嶺南的百姓,他們會感覺離皇家更近。」長孫無忌正色說道。
李世民當然知道,有皇子在的地方,百姓能感覺距離皇室更近,歷代帝王,分封兒子去地方,也就是這個道理。
「你就不擔心將來青雀割據一方!」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即便將來越王真有能力,割據一方,那也是陛下您的血脈。」長孫無忌正色說道。
「皇后那裡,你去勸說一下,上元節之後,讓青雀前去林邑,聽聞帕拉瓦國比高句麗還大,你說是不是給王牧派點人手,不然他戰敗了,朕臉上也無光。」李世民問道。
「臣遵旨。」長孫無忌應了一聲,琢磨片刻繼續說道:「王牧未曾求援,應該不用派兵。」
李世民咂咂嘴,臉上露出一絲遺憾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