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開的頭,到始皇帝那裡達到巔峰,其後的漢朝,也不遜多讓,厚葬成風。

人們重視死亡,講究視死如生,生前能夠享受的, 死後也要繼續享受,而身體是最重要的,必須要好好儲存,漢朝之時,金縷玉衣,乃是王公貴族,必備之物,身份差一些的,也會用銀縷玉衣。

金銀重要, 玉石更重要,畢竟玉石一直傳聞,是天地靈氣匯聚而成,是石頭採日月J華,慢慢蛻變而來,稍微有點錢的,都得用幾件陪葬,哪怕質量差一些。

抱朴子記載,“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這是因為從漢開始,正式對九竅玉開始流行。不斷的有玉石陪葬到地下,中原的玉石,價格自然居高不下,即便翡翠不如白玉受歡迎, 價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經歷一場大戰,算是安穩的繼位, 李世民心裡鬆了一口氣,新年之後,正式改元貞觀。

“微臣王安,叩見陛下!”

“愛卿平身。”

“謝陛下。”

“不錯,果然少年英才,愛卿這次進京,所謂何事啊?”李世民面帶笑容,微微頜首問道。

“回陛下,微臣奉家父之命,前來長安,為陛下略盡綿薄之力。”王安從容回答道。

“好!汝父子忠心為國,朕深感欣慰,愛卿就留在長安吧!”李世民高興的說道,對於王牧如此識趣,感到非常滿意。

“陛下!三個月前,家父揮兵,打下克欽國,本想獻克欽王於御駕前,一時疏於看守,讓克欽王自殺了,家父特讓微臣代為請罪。”王安躬身說道。

“打下克欽國了?”李世民眼睛一亮,驚訝的問道。前一段時間, 李世民也對驃國做了一些瞭解,知道了不少資訊。

“正是,克欽國一戰而勝,奪其城,收其民,只因微臣要進京城,所以家父讓臣帶捷報前來。”王安說著,拿出一份戰報。

李世民啞然,對王牧好感更甚,一般人有這種滅國之功,哪怕只是一個小國,也必然大張旗鼓的安排人送捷報,哪裡像王牧這樣,好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樣,不請功,不張揚,就送了一份戰報。

“好!實在是好!克欽王死就死了,你父親為國開疆拓土,何罪之有!”看完戰報,李世民咧嘴一笑,朗聲說道。

“多謝陛下!”

“諸位愛卿看一下吧!王愛卿不但收回越嶲郡等地,更為國拓土千里。”李世民展開一份地圖,看了又看,隨後遞了下去。

這一份地圖,是王牧畫的,就是平川鎮到南詔,驃國一帶,大致地形,當然!畫得很簡單,只有河流,城池。

“《西南夷風土記》序雲稱驃國,位於永昌西南三千里,這到長安,萬里之遙,快馬也得走兩個月,實在是太遠了。”比畫了一下地圖,房玄齡忍不住感嘆道。

“雖然距離遙遠,但朕認為,打下來都是值得慶賀的,想當年,南詔也是屬於中原王朝,如今還流落在外,這是朕的目標。”李世民很肯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