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真臘出兵了。”親衛騎著馬衝進了城裡,隨後急跑到都督府。

王牧臉色微微一變。

“還是來了!”凌敬眉頭一皺,語氣有些凝重的說道。

對於真臘會不會出兵的問題,他們也考慮過,推測是一半的機率,以前林邑弱小,對他們沒有威脅,所以能夠無視,但是換成大唐就不一樣了,真臘對大唐還是有些瞭解的,鄰居突然換成一個強大的鄰居,還是很有侵略性的,任誰也不安心,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真臘很可能想要趕走他們這個惡鄰。

“不是在預料之中嗎?接下來後方就交給你了。”王牧沉聲說道。

“都督放心就是。”凌敬慎重的回答。

“彭!彭彭!彭彭彭!”

很快,林邑城響起了急促的戰鼓聲,軍營計程車卒立即衝向演武場,同時城裡升起了狼煙。

狼煙和普通的煙霧不同,主要是堆積的柴火,裡面加了狼糞,牛糞。狼煙沖天,直而不散,只要不是大風,一二十里都能看見。

“全軍備戰,半個時辰之後出發!”演武場上,高侃大聲下令。

陡然緊張的氣氛,讓林邑城的人嚇得不輕,他們不知道出現了什麼事情,尤其是林邑人,紛紛向自己家裡跑去。

半個時辰之後,駐守在林邑城的軍隊,向著北方開拔。

因為狼煙而聚集到林邑計程車卒,在半天之後,推著獨輪車,運送著糧食,也向著北方而去。

王牧親自領兵,三天之後,趕到的邊界地區。

“都督!”薛仁貴手持方天畫戟,迎了上來。

使用方天畫戟的人其實不少,因為方天畫戟,是儀仗隊,主要是皇室使用的,在重大場合才會出現,就像文人的儀刀一樣,所謂化干戈為玉帛的戈,其實就是方天畫戟的一種。

王牧問過了,薛仁貴的方天畫戟,並不是來至三國戰神,只是家裡祖上流傳下來的。

薛仁貴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曾祖父薛榮,官至北魏新野、武關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縣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薛軌,隋朝襄城郡贊治,可以說是武將世家。

到了隋朝,門前列戟便被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朝廷規定:“時至三品已上,門皆列戟。”這不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規矩,武將出徵,就會把戰戟放在大門外。

任何人見到有戰戟放在大門外的人家,就知道這一家為國出征了,這個時候,即便是陣敵,都不會針對他們這一家,不然很容易引起公憤,尤其是武將一系,肯定同仇敵愾,畢竟都不希望,自己出徵,家裡不安全。

當然!這也是從很久以前,就傳下來的默契,體現出自己是君子,不做小人行為,就像春秋戰國時期,打仗的時候大家擺開車馬,明刀明槍的幹仗。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這段話有些人比較熟悉,是孟子和梁惠王之間的對話。其中五十步笑百步這句話更是非常出名。

雖然這是說逃跑的人,五十步笑一百步,其實也是那時候的一種規矩。春秋時雖然是禮樂制度崩潰,不過還是保留了很多制度下來。對於打仗,雖然說很殘忍,但還是要遵守眾多的制度的。首先在打仗之前,雙方都必須告知天下進行戰爭的理由。否則,這就是師出無名了。其次戰爭其中一方國家遇到天災人禍、君主去世、瘟疫等狀況,另一方必須終止戰爭。再者就是雙方在交戰前要派使者送上戰書的,不允許斬殺使者。第四就是戰爭必須在雙方邊界進行,不允許在一國的腹地。這些都是戰爭之前的準備工作。

戰爭的時候,規矩更多,第一就是必須等雙方都排兵佈陣結束,才能擊鼓作戰,否則是不仁義的。其次在戰爭的時候必須是步兵對步兵,車兵對車兵。第三,如果有一國的君主在戰場上,不允許傷害對方君主。比如鄢陵之戰中,晉國主將三次遇到楚王的車駕,都下戰車行禮,楚王也非常欣賞卻至,還贈送他一張弓。第四就是車兵遇到車兵時,弓箭手不允許連續射箭,你射了一箭之後就該我了,必須輪流來。第五就是如果車兵在對戰的途中,一方的車子壞了,對方是不能殺他們的。等他們修好車之後繼續再戰。第六就是,如果戰爭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中間是要有休息和吃飯時間的。在這段時間裡不能偷襲。

當然,戰爭在結束的時候也有規定的。如果一方發現打不過另一方逃跑了。另一方最多隻能追五十步,對方逃跑超過五十步之後就不允許再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逃跑五十步笑話逃跑一百步的原因。因為完全沒必要跑這麼多,這是戰爭的規則。

雖然後人看來,那時候打仗很愚蠢,甚至有些搞笑,不過這就是規矩。這些規矩逐漸消失,改變,這也是為何很多人都認為,從那時候開始,就禮樂崩壞。當然,人們並不知道,以後這些規矩會消失得更多,前方將領作戰,後方就抄家滅族。

“情況怎麼樣?”雖然已經接到斥候送來的訊息,王牧還是問薛仁貴。

“根據斥候回報,真臘出動了十萬人馬,前鋒兩萬,就在前方山腳,中軍也到了,其中象兵甚多,估摸著有三千。”薛仁貴回答道。

“真臘人會選地方啊!”王牧拿著望遠鏡,看了看四周說道。

真臘人應該對王牧他們瞭解不少,選擇的地方遠離河道,防備了他們的水師,也遠離了平原,至少限制了騎兵的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