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很滿意,王牧弄出來的好東西,大多數是衝著百姓去的,能讓百姓受益。李世民善於學習,總結,他知道百姓安穩,天下就安穩,所以他除了戰爭,幾乎不徵召勞役。

王牧沒有給他們解釋地龍蛋白質多,家禽大補的原理,但是所有人都明白,這吃肉肯定比吃草好。

想想地龍,也就是蚯引,那玩意就生活在泥土裡面,一些石頭搬開,就能見到,印象中確實不少,至於地龍吃啥?好像也不吃啥東西。

“陛下,地龍吃腐爛的植物,這裡味道不怎麼好,我們去看象群吧。”王牧建議道。

“嗯,你說地龍是吃腐爛植物?”李世民點點頭,邁步前行,語氣帶著好奇的問道。

“是的,隨便弄一些爛菜葉丟進去就行,長得很快。”王牧有些驚歎的說道。

蚯引他以前並沒有養過,所以也沒有想到,蚯引的繁殖速度會那麼快,因為附近有雞鴨鵝,所以連蛇蟲鼠蟻都沒有,沒有天敵,食物充足,蚯引繁殖的速度,近乎瘋狂。

而且目前還在總結經驗,等一兩年,產量會更高,如果不是人不能吃,這玩意比養豬還划算。畢竟現在黑豬的長勢比不過白豬,體型也長不到那麼大,除非養好幾年,不過那樣太浪費糧食了。

沒有和李世民講解產量的問題,因為現在技術還不成熟,最終產量還不確定。

“這次和真臘一戰,繳獲了不少戰象,有一些傷勢太重,沒有救活,還有一些換了母象,如今林邑有戰象三百,母象三百。”王牧介紹道。

“這裡只有幾十頭吧?”杜如晦掃視著樹林問道。

雖然有御手看著象群,眾人還是沒有太過於接近,畢竟大象體型看上去就很嚇人,而且這裡是戰象,沒人敢大意,萬一傷到李世民,可承擔不起那個責任。

“這裡只有六十多頭,主要是懷孕的母象,大象需要接近兩年,才能生一頭幼崽。”王牧介紹道,當然,這些話是飼養員告訴他的。大象屬於群居動物,以家庭為單位,由母象決定一天的行動,公象只保護象群安全,而且大象還會接納別的家族,共同組建一個大的象群,相互之間,不會爭鬥。

“有這麼多母象,豈不是以後,我們也可以組建戰象軍。”杜如晦有些欣喜的問道。

在場的人,都是見過大象的,不過數量眾多的大象聚在一起,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可能!”

“沒用!”

“不需要!”

李靖,王牧,李世民三人同時說道。

“我知道戰象,雖然體型龐大,不過用處不大,速度不如戰馬,巨大的體型讓它們有些地方根本無法行進;攻城派不上用場,即便對付步卒,也有很多方式應對。”李靖解說道。

“一隻大象,一輩子最多生五六頭,這需要十多年的時間,花那麼長的時間去組建一支用處不大的騎兵,沒有必要。”王牧接著說道。

“原來這玩意,中看不中用啊,體型這麼大,吃得肯定也多吧。”褚遂良遺憾的說道。

“用處還是很大的,大象力氣巨大,用來運送東西非常好用。”王牧笑著說道,他很喜歡這些大傢伙,聰明,聽話,力氣又大,開採出來的大樹,有它們拖著,比用人輕鬆多了,而且大象吃素,食物好採集,野草,嫩葉,果皮,青儲的草料,都是它們愛吃的。

“也是,這麼大的個子,用來拉車肯定很輕鬆。”杜如晦點頭贊同道。

“壓路基,運送貨物,用途很多,很好用。”

“看來朕一直讓人閒養著,浪費了。”李世民摸摸下巴說道。

“進獻陛下的大象,只會表演,幹活反而不太好,臣建議可以在新城區建立一處動物園,讓百姓觀看,讓所有人都能瞭解動物的習性,瞭解它們的習性,才知道如何應對。”王牧說道。

“嗯。”李世民應了一聲,沒有表態。

王牧已經習慣了,帝王心術,一般不會輕易表態,免得臣子摸清心思。

“林邑這地方,除了人少一些,到也不錯。”秦瓊感嘆道。

“這個季節確實不錯,夏天就難受了,又熱又悶,蚊子就像烏雲,要是敢睡在外面,會被吸成人幹;雨季時間長,到處泥濘。”王牧苦笑著說道。

“嶺南也是如此,不過這次去到好了許多。”李靖點點頭說道。他去過嶺南幾次,所以瞭解比較多。

“那也只是少部分地方,朕這次走一遍才知道,為何以前談起嶺南就色變。”李世民感嘆了一句。

在廣州的時候他覺得慚愧,一個小城,已經比關中還好,不過去巡視的時候,他也看出來了,其它城池,還是過得艱難,衣不蔽體的百姓很多。

好在李世民也知道,即便有好的辦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尤其是要改變百姓固有觀念,又不讓他們牴觸,這必須掌握一個度。

“這裡有能吃人的大蛇,有遮天蔽日的蚊蟲,密林深處瘴氣不少,也只有這個季節最安全,蚊蟲不見,蛇蟲冬眠,氣溫低,瘴氣不顯。”王牧感嘆道。

為何人們對嶺南避之不及,聞言色變,不就是因為這些地方不適合居住嘛。

“辛苦愛卿了。”李世民感嘆道,以前偶爾還擔心王牧守在邊疆,手握重兵,會不會失去控制,現在才知道,原來別人在這裡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