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已經檢視過倭人的倉庫,除了糧倉還行,其他更本沒有看頭,糧倉有兩萬石糧食,不過大多數都是小麥,黃豆,小部分是高粱和稻穀,至於另外一個倉庫,裡面是武器裝備,武器只有很少青銅劍,裝備也只有一些皮甲和皮盾,想必這就是城裡最好的東西,平時都儲存在這裡。

“讓俘虜幫忙搬運東西,其他人繼續搜查,整個城池都要梳一遍。”王牧吩咐道。

“喏!”身上血跡斑斑的高侃,應了一聲,又帶人走了出去。

“都督!發現一個會說官話的倭人。”一個崔家子弟,興奮的過來說道。

世家子不愧是世家子,不止是培養文人,也有武將,雖然不算多厲害,也不算差。

其實這也正常,窮文富武,只有家底殷實的人,才能培養出武力出眾的人才,畢竟生活差,體質就好不到哪裡去。而且世家子弟,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讀書的天賦,那麼自然就需要向其他方向培養。

這個崔家子弟,雖然是旁系,雖然武力不算出眾,但是頭腦夠聰明,沒有說,他就知道尋找能說漢語的倭人。

“帶過來!”王牧心裡一喜,高興的說道。

“小犬一郎,見過上國將軍。”一個倭人,點頭哈腰的對王牧施禮。

口音雖然奇奇怪怪,不過能聽明白,看他施禮那個樣子,還頗為熟練。

“小犬一郎,小犬是你的姓氏?誰給你取的名字?”王牧好奇的問道。

“這是小人自己取的名字。”小犬一郎躬著身子解釋道。

原來這個傢伙,比較聰明,負責城主的生意,去過遠方,於是就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

王牧一直都很好奇,倭人姓名為何奇奇怪怪的,時間充足他就詢問了起來。

小犬一郎這個傢伙,還真知道不少,原來普通人根本沒有姓這個說法,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這個稱呼,只有天皇賜予,才有姓氏,有姓氏的人,就代表出身大家族,如今最大的家族叫做蘇我家族,以前還有一個物部氏,不過已經戰敗。

還有一種人有姓氏,那就是城主,這種姓氏是以統治地為姓,不過並不多,像石見這種小城,城主根本不敢改,因為這代表城主想要徹底佔據這裡,會遭受附近大城的攻打。

有一個會說漢語的倭人就是好,在王牧詢問下,小犬一郎老老實實的交代了附近的資訊,這裡方圓千里,有五座城池,最大的就是出雲城,城主叫出雲無我。

如今倭島,最大的家族是蘇我家族,佔據著本州;北方是蝦夷人,南方有兩個島嶼,分別是宮崎家族佔領的九州島和尹予家族佔據的尹予島。

在小犬一郎口中,出雲城非常繁榮,因為出雲家族是最擅長經商的家族,能夠從海外購買物資。

王牧也想起了,水師前不久,摧毀了十多艘小船和一個碼頭,因為船隻太小,碼頭也只有一個村落,所以公孫武達只是閒聊的時候,說了一嘴。

小犬一郎這個傢伙,確實有些聰明,他聽見士卒喊話是中原話,所以猜到他們是從中原來的,急忙投降,逃得一命。

“好好幹活,以後你就是倭人的貴族,現在去告訴倭人,投降不殺,只要聽話,就不用死。”王牧彎下身子,滿意的拍著小犬的肩膀說道。沒辦法,小犬才一米五,不彎身子,拍肩頭有點累。

“是!是!小的一定聽話,好好幹活。”小犬知道自己不用死,還能成為貴族,頓時高興起來。

要知道倭人等級森嚴,想成為貴族,非常的困難,而貴族,意味著領地上的一切,都屬於自己的。

倭人之所以叫倭人,是因為漢武帝封了當時朝貢的國家為倭王,這並不是嘲笑,從字面上就知道,矮人國的女王,因為那時候去中原朝貢的邪馬臺國,是女人做國王。

來了倭島幾個月,王牧確實發現,倭人之中,一米六的人,就和中原一米八九大高個一樣,數量不多,也難怪他們非常熱衷借種,估摸著這就是自卑心理引起的。

王牧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雜記,不知道真假,裡面述說倭人從唐朝開始借種,到了宋朝,達到一個巔峰,他們甚至組織貴族女人,送到中原,尋找身材相貌出眾的男子,勾引他們,直到懷上孩子,回國之後,國家還專門養育。

據說後世,倭人還在東三省大量舉行了借種計劃,後來見歐洲人高大,同樣也幹過此事,而且還有高官,提出改良倭島人種,想要變成白種人。

當然!這些事情王牧並不知道真假,但是倭人後來又叫小鬼子,都能提現他們個子不高,但是到了新世紀,倭人已經成為亞洲比較高的民族,這裡面肯定有他們借種的功勞。

閒話不提,士卒在石見城清理,主要就是收刮糧食,等到第二天,王牧就下令所有人出城,隨後一把火點燃了石見城。

全是木頭,茅草的房屋,大火很快沖天而起,遠遠看去,燃燒的城池,非常嚇人。

這種大火,根本無法撲滅,不少倭人,回頭望著曾經的家園,流下了淚水。

步卒先一步押解俘虜回去,同時也是運送糧草,至於騎兵,還在尋找村落。

王牧並沒有想佔據這些城池,目前他只需要,有足夠的俘虜挖礦就好,附近的城池,村莊,一個個的攻打就是。

倭島這個鬼地方,雖然氣候還不錯,不過地震太頻繁了,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次明顯能感覺到震感的地震,一開始士卒都很害怕,好在王牧很鎮定,安撫下來了。

沒辦法,他經歷了幾次不小地震,深刻明白,大震跑不掉,小震不用跑。

雖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心裡其實還是非常緊張,沒辦法,面對天災,任何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