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商談(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醫者絡繹不絕?百姓治病,沒有那麼積極吧?”長孫無忌見又一個計劃被打斷,不由眉頭一皺,再次問道。
百姓能忍就忍,能撐就撐,一點小病,根本不會去看,這點長孫無忌他還是知道的。
“因為姑復郡不收取治療費用…”
“不收錢!怎麼可能!”杜如晦話沒有說完,長孫無忌就驚呼了起來。
“這有什麼不可能的,求醫者只需要幫助醫學院做一些事情,就可以抵扣醫藥費,醫學院用藥材救治病人,病人幫助官府做事,官府支付醫學院工錢,承擔他們的開支,這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迴圈。”杜如晦講解道。
李世民有些奇怪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因為今天長孫無忌,表現有失水準。
“陛下,這是一件好事,長安擁有很多醫者,可以按照這種方式,組建醫學院。”房玄齡提議道。
“嗯,這事可以考慮。”李世民輕輕點頭說道。
“陛下,王太守曾經說過,對於窮人可以免費,有錢人則沒有必要。”杜如晦說道。
《騙了康熙》
“區別對待,會不會引起不滿?”李世民遲疑了一下問道。
“不會,有錢人更在意能不能治好自己。”房玄齡笑著說道。
“那到也是啊!”李世民失笑道。
“這事記下來,改天再談論一下如何安排,克明你再說說其他的事情。”李世民擺擺手說道。
在御書房之中,有一張書桌,擺放在角落,正有人奮筆疾書,記錄李世民需要的東西。
“姑復郡給臣印象最深,除了醫學院,就是養殖場,他們的養殖場,雖然沒有上林苑那麼大,但是養殖的家禽,卻要多上許多,密密麻麻的家禽,看上去就非常驚人。
每一處養殖場,每天都能收穫上萬的蛋,一部分用來孵化幼崽,一部分則提供給軍隊,官吏,老人和孩子。”杜如晦咂咂嘴回憶著說道,顯然到現在,他想起養殖場,還非常吃驚。
“我們也學著建了養殖場,不過數量增長很慢,死了一些,產蛋不多。”房玄齡眉頭一皺說道,從姑復學了不少東西,只不過差強人意。
“這我到是略知一二,姑復郡的養殖場,注重衛生,每天上下午都有人打掃,餵養也很精細,他們養殖了蚯蚓來作為飼料,而且冬天會給家禽升溫。王太守說這叫…這叫科學養殖。
據說還會對家禽進行挑選,瘦弱的挑出來殺掉,只養殖體型強壯的,用來孵化的蛋,也是那些產量高的家禽,所產的蛋。
當然!臣也是一知半解,要想知道完整的養殖方式,最好從他們那裡叫人過來指點。”杜如晦講解道。
“好傢伙,原來還有這麼多門道,難怪一直比不上。”房玄齡感嘆道。
“嗯,寫信給王牧,讓他安排人過來指點。”李世民點點頭說道,他剛才就在計算,一個養殖場,每天產蛋上萬,姑復至少有五個養殖場,一天五萬枚蛋,一個月就是一百五十萬,別說有多種,就這數量,已經讓他心裡火熱。
李世民心裡想的是,姑復能建立五個,那麼整個大唐能建立多少呢?別說多了,就按照五十個計算,一個月就有一千五百萬枚蛋。
算著算著,他腦子就已經被熱血衝得昏昏沉沉的,掩飾不住迫切的心情,所以他補充了一句:“儘快!”
杜如晦理解的點點頭,他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同樣非常震驚,百姓從棚子裡,抬出一框框拳頭大的鵝蛋,堆得滿滿當當的一屋子。
因為蛋不好運輸,除了一部分本地吃,剩下的則會加入軍糧之中,把大量蛋混進麵粉裡面,製作成餅子,麵條。
杜如晦有時候都在羨慕,姑復郡的人生活太好了,雖然不可能天天吃肉,但是比起大部分人,都要好得多。
“還有其它的嗎?”李世民壓制住心情再次問道。
“精耕細作方面,他們做得更好,高大的水車,幾乎在姑復每一個村莊都能見到,把水不斷的抽到田裡,帶動著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