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朝貢(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量的人和物資,運送到克欽城,隨後登上了船隊,六艘大船,裝載了三千人和貨物,還有十艘小一些的船隻,也帶著一千士卒。第一批四千人,順著獨龍江,向著遠處而去。
王牧和馮盎同時施壓,林邑根本不敢反抗,正在籌集糧食和香料,當然!他們並沒有打算強要,而是拿物品交易。
是艘小船,其中六艘是嶺南的船隻,他們帶來了馮盎的書信,表示嶺南發展良好,大量的鹽被製作出來,讓馮盎掌控了更多的部落。
整個夏天忙碌,弄了許多魚乾和海草,已經和長安交易了一次,獲利豐厚。
貞觀四年,匆匆而過,杜如晦並沒有如願以償的休假,被李世民一道旨意,招了回去。
陸德明也離開了,他覺得度過了這次生死難關,下一次無所謂了,也不想折騰,帶著一塊巨大的翡翠,回蘇州吳縣去了。
王牧答應他們弄一塊大翡翠,不過姑復並沒有工匠,能夠把翡翠掏成棺材,更別提製作銀縷玉衣。王牧猜測,這也是他想回去的原因。
“陛下!真珠可汗攜同回紇,胡祿居、攝舍提、突騎施、鼠尼舒、阿悉結等二十多個部落,前來朝貢;還有突利可汗,党項,契丹等十餘部落,也在前來長安的路上。”唐儉朗聲說道。
“哦!這些部落都是來朝貢的?”李世民神色一喜,隨即強忍笑意,故作鎮定的問道。
“回陛下,正是。”
“他們有心了,鴻臚寺好好接待,不可怠慢。”李世民微微頜首說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唐威震八方,四夷臣服。”跪坐的長孫無忌,高舉象牙笏板,朗聲說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群臣跟著朗聲說道。
不得不說,做官的門道很多,就像這上朝對奏,即要中氣十足,又不能顯得太大聲,就像撒潑發火。
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投去一個讚賞的目光,因為他知道,眾多部落趕在新年之時來朝貢,就是長孫無忌在操作。
番茄
“這也是諸位愛卿的功勞,才有今日強盛,中書省釋出召令,三日以後,有外邦使者,不得丟失臉面。”李世民微笑著說道。
說的是不得丟失臉面,其實就是告訴百姓,有很多使者前來,大家快來圍觀。他是皇帝,當然不能說得如此直白,所以要委婉一些,有前兩次朝貢在前,這次百姓提前得到訊息,定然會有大量人員圍觀,這就是他顯擺的心裡。
“喏!”房玄齡舉起笏板,應了一聲。
笏板是從商周就開始使用的東西,主要是用來機率需要上奏的事情,免得自己忘記,逐漸成為一種禮節性用品。
武德四年,使用笏開始有了等級之分。李淵下旨,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對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下,前拙後屈。
這是早朝最後一件大事,說完之後,就宣佈散朝,李世民心情大好的回了後宮。
“咦!今天長安為何如此多人?”剛剛回到長安,杜如晦就發現有些不同尋常,不由好奇的說道。
“爹,我去問一下。”跟著跑了一趟姑復,杜荷懂事了不少,主動開口說道。
“嗯,去吧!”杜如晦點點頭說道。
杜荷跳下馬車,就向旁邊守衛走去。
“見過蔡國公!”一名武侯,跟著杜荷,來到馬車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