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真是太過獎了,這可不止是我和玄齡能做到的。”杜如晦搖搖頭失笑道。

“老夫到不覺得過獎,這杜斷是名符其實。”陸德明點頭贊同。

“您老也來取笑我。”

“這可不是取笑,對了,外面還有沒有其他傳聞,我們的外號是什麼?”陸德明興致勃勃的問道。

都說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小孩,此時陸德明就像一個好奇寶寶。

“哪有那麼多外號,您老和其他人不是合稱秦王府十八學士嗎?”王牧搖搖頭回答道。

“把我們和陸老並列學士,這實在是抬舉我們。”杜如晦搖搖頭說道。

“這可不是抬舉,只不過老夫所學,更偏向於經義而已。”陸德明搖搖頭說道。

“你老可不只是偏向經義,誰人不知,大儒陸德明,精通釋道儒。”王牧笑著說道。

“這也是傳聞?想不到老夫之名,民間也有傳說?還有什麼?說來聽聽。”陸德明高興的問道。

“能斷大事杜如晦;鞠躬盡瘁房玄齡;陪太子讀書的于志寧;機辯詼諧蘇世長;才略兼具的薛收;褚氏父子盛一時;兼通釋道的儒學大師陸德明;史學大家姚思廉;孔家名儒孔穎達;清靜無為李玄道;譜牒專家李守素;“五絕”虞世南;雅善吟詠的蔡允恭;顏氏一門多英才;流氓才子許敬宗;英年早逝的薛元敬;博涉經史的蓋文達。”王牧回憶了一下笑著吟道。只不過最後一個站錯了隊的蘇勗沒有說出來。

要說記正史之類的東西,王牧記得很少,不過順口熘這些,還是記得的,當然!這主要是到長安的時候,關注李世民身邊的人,才想起這些。

“呵呵,這形容還真是貼切。”凌敬笑著說道。

沒人不愛名聲的,即便是看透一切的陸德明,雖然都說他名滿天下,不過陸德明知道,這只是針對文人來說,王牧這一說出來就不一樣了,他還真以為蜀中百姓都在傳他們的名頭,所以笑得異常開心。

杜如晦同樣面帶笑意,他們都以為這是民間傳聞,因為這順口熘實在太像了。

只有凌敬,目光有一絲古怪的看了一眼王牧,在這邊時間不短,他可很清楚王牧活動軌跡,而且比王牧更多時間接觸民間,從來沒有聽過這些順口熘,所以只能認為,這是王牧在拍馬屁。

平時王牧對他很真誠,可是拍馬屁還真沒有見過,套用那句話,沒想到濃眉大眼的也是這種人。

“你看看你,好好的一段話,從你口中吟出,總感覺不是那個味。”陸德明搖搖頭說道。

“沒辦法,您老也知道,我沒讀過書,就只有這個樣子。”王牧不好意思的說道。

他見過那些夫子教孩子,必須要押韻,身體還跟著微微擺動,和影視中搖頭晃腦讀書的樣子很像。

“既然如今你有空,就每天過來,老夫和克明教你。”陸德明說道。

“啊!不用了吧,我都這麼大了,學也學不進多少,能識字就行了。”王牧急忙反對。

“不是要你讀書,是改正一些習慣,無論是行走站立,還有談吐,笑容,笑聲,這都有講究的。”陸德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