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卿一路辛苦!且飲一杯熱酒,去去寒氣!”

“謝陛下!”王牧接過內侍遞來的一杯酒,一飲而盡。

最近酒沒少喝,主要是李神符太熱情了,天天請喝酒,偏偏老頭子酒量不錯,所以每次都要喝不少時間, 不過也因此聽到了不少訊息。

酒是溫熱的,有些像醪糟加得多的煮啤酒,味道還不錯,也不容易醉,也難怪有千杯不醉之說。

剛才只顧著看人,王牧這才發現, 李世民挺會享受的,一個裝著炭火的罐子上面,吊著一口銅鍋, 裡面還煮著肉食,聞味道就是羊肉。

想不到如今就有簡易火鍋,王牧心裡不由感到頗為意外。

“哈哈!王愛卿為國鎮守邊疆,辛苦了!朕再敬你一杯!”見王牧很給面子的一飲而盡,李世民朗聲一笑,再次舉杯。

“為國效力,是臣的本分,不敢言辛苦。”

“好,好一個本分!”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來,朕給愛卿介紹,這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李世民隨後指著其他人介紹道。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李孝恭,李神通……全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這些老傢伙,不愧是混跡朝堂多年的老狐狸,一臉笑容,就像見到失散多年的親人一樣,熱情又親切。

“王愛卿,聽說你是從海上回來的?”寒暄一陣,李世民問道。

“回陛下,微臣從驃國順流而下,直達大海,沿著海岸線到達杭州,然後從運河到達洛陽,歷時兩月有餘。”知道李世民的意思,王牧很詳細的回答道。

“從水路居然如此快速。”李世民驚訝的說道。

“這是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大海風浪很大,一但發生意外,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所以雖然便捷,風險也大, 除非擁有更大的船隻, 增加抗風浪的能力,才會安全一些。”王牧提醒道,他生怕李世民腦子一熱,就安排大量的人出海,這必須要有一個過程,尤其是季風,洋流,這些東西沒有掌控清楚,危險性不小,所以他這次完全近海航行。

“愛卿老成持重,這很好!”李世民點點頭說道。

“陛下過獎了。”

“驃國與南詔可還恭順?”李世民轉移話題問道。

“南詔和驃國,有感陛下恩德,非常恭順。”

“甚好!愛卿在姑復可有難處?”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問道。

“要說難處很多,不過都不是太大的事情,如果朝廷有多的工匠,尤其是船工,可以派遣一些,因為以目前那邊工匠的能力,想做大船,還欠缺技術。”王牧回答道。

“這是小事,匠作監有能製作五牙戰船的人,過幾天朕讓他們來找你。”李世民大手一揮說道。

“多謝陛下,如果有大船,以後姑復的特產和糧食,可以大量運送到長安。”王牧高興的說道。

“姑復糧食很多嗎?”李世民問道。

“姑復糧食到不是很多,不過驃國,真臘,林邑盛產稻穀,可以從他們那裡換取。”王牧解釋道。

他這是故意給李世民拋誘餌,作為政治中心,關中人口很多,歷來缺糧,前朝開運河,就是為了南糧北運,糧食肯定是李世民最關心的問題。王牧丟擲誘餌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動林邑,真臘找藉口,免得有人說自己無故挑起戰爭。

“林邑和真臘,可有把握攻下?”李世民眼睛一亮,急忙問道。

“陛下,林邑小國,攻打不難,微臣聽說,前朝只出動了一萬多兵馬,就打得他們國王出逃海外;至於真臘,略遜於驃國,如果朝廷出兵,打下來不難。

難處在於治理,本地人和我們語言不通,管理非常困難,而且不是長年生活在那邊的人,很容易生病,所以攻打不如收服。”王牧解說道。

“前朝攻打過林邑嗎?”李世民問道。

攻打林邑,只出動了一萬多人,這對於朝廷來說,只是一件小事,所以李世民並沒有關注到。

“回陛下,卻有此事,大業元年,煬帝委任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經略林邑;只用了三個月,就打下林邑國都,俘獲其廟主18人,全都為該廟整修了神像,刻石紀功然後班師還朝。不過由於長途跋涉,連日行軍,士兵腫足,死十之四五,劉方也染疾,亡於途中。”博聞強記的房玄齡回答道。

“王愛卿,可有把握經略林邑,真臘?”李世民皺著眉頭想了一下問道。

“如果耿國公能夠配合,威逼林邑應該沒有問題,至於真臘,尚無法定論,畢竟微臣並不知道他們具體情況如何,連地形都不清楚。”王牧回答道。

“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愛卿不愧是沙場老將,真臘你且看著處理,至於耿國公,正好也在長安,改日你們商量一下,看如何針對林邑。”李世民點點頭說道,他覺得王牧說得有道理,情況不明,做出決定,反而是誇海口。

對於馮盎在長安,王牧有些意外,畢竟自己給他帶了信,一直沒有得到回覆。

“臣遵旨!”

雖然林邑還沒有拿下,不過李世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畢竟楊廣派一萬多人就能打下來的地方,所以這是一個好訊息,這讓他興致更高了。

“王愛卿,朕一直在想,莫非大唐之外,都如此富有,愛卿久居邊關,可為朕解惑?”李世民喝了一口酒,放下杯子問道。

“也不能說富有,其實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很窮的,衣不蔽體,大有人在,像寶石之類的東西,不能吃喝,他們只能當作裝飾;大唐地大物博,並非沒有寶物,只不過深埋地底,沒有發現而已。”王牧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