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慘烈的戰鬥,戰死三千,重傷三千多,輕傷一萬,不過驃國也不好受,一整天不停攻打,死傷近三萬, 關卡外面屍積如山,關卡都被屍體堆了一半高,再有一次,敵人都可以踏著屍體登上城頭。

民夫在打掃戰場,先救治傷員,然後收攏自己人的屍體,等弄完這些,天早已經黑了下來。

強打精神,守了一夜,好在驃國並沒有進攻,天剛亮,民夫就衝出關卡,開始打掃戰場,雖然有些危險,不過這才是他們收穫的時候。

民夫很少有機會獲得戰功,因為勞役和稅收一樣,都是免費的,打掃戰場,會分得一部分收穫,外面那麼多屍體,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破爛的皮甲,武器,還有屍體上的飾品,都是他們的收穫,然後把屍體搬到了一起。

很久以前,戰場的屍體, 是要砍下腦袋做軍功的, 至於剩下的屍體,自己人掩埋,敵人就不用管了,直接曝屍荒野;後來老祖宗發現,大量屍體,容易帶來瘟疫,戰勝一方,就會把敵人屍體,一起掩埋;如果是圍困城池,那麼掩埋屍體,就是城外的軍隊負責,但是像王牧這種守關,那就是防守一方的事情,因為守關的人,不會放任很多人在關下晃悠,誰知道這些人是不是士卒假扮,乘機奪關呢。

防守一方雖然有打掃戰場的優勢,不過也是冒著風險的, 因為敵人很可能派兵來攻打。

等了半天, 戰場都打掃完了,驃國都沒有來進攻,反而開始撤退,這是王牧沒有想到的,當然!他也樂得如此,這種沒有好處的戰爭,最不划算。

其實驃國不撤退,王牧也得撤退,這個關卡,基本上廢了,沒有半個月功夫,是修復不了,再打下去,傷亡更大,如果驃國不要命的強攻,最多兩天就得失守。

既然驃國撤兵,他也就不著急了,好好的修整了五天,這才慢慢撤退。

其實驃國也是不得不退,他們本來就是一個聯盟國,雖然驃國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傷亡太大,其它部落國家,就不願意了。他們就是一個個小國,小部落,大的不過兩三萬青壯,小的只有幾千,死上一兩千,都是傷筋動骨。

部落青壯死得太多,不說其他部落,會不會趁機吞併,就是生活,都受到巨大的影響。

青壯又叫主要勞動力,名字就知道,這是家裡的頂樑柱,沒了頂樑柱,一個家庭,差不多就垮了,所以拼命攻了一天,很多人就不幹了。

其實這強攻一天,也是驃國統領強制進行的,不然早就收兵了,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出時機。

關卡破開,這讓他們看到希望,但是一整天都沒有打下來,不少人心裡就打了退堂鼓,因為再來一天,自己部落,還不知道要死多少,還不確定能不能打下來。

如果是一座城池,他們或許還不會鼓動撤兵,但這裡只是一個關卡,打下來也沒有好處,不少人都知道,克欽族還有一座城池,關卡都這麼難打,那麼城池呢?等打下城池,恐怕自己帶出來的人,都要死光,到時候還怎麼爭取好處,再說戰爭的好處,本來自立就得不到。

是人都有私心,這也怪不得這些部落的族長,至於退兵之後,敵人會不會反攻,就管不到那麼多了,至少現在沒有來不是嗎?更何況這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子頂著呢?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

回去之後,計算軍功,進行撫卹,這又讓王牧忙碌了半個月,雖然這些報上去了,但是朝廷那邊,就不要指望太高,畢竟這邊戰爭,基本上都是自己在搞事,朝廷沒有主動下令,即便有賞賜,估摸著也不多。

驃國短時間應該不會再來,王牧也不去招惹他們,安心的發展自身。

工匠多了,要利用起來,水車在各地製作,不止是利用水流帶動的水車,還有人力水車,把水幾次抽起,可以灌溉大部分土地。

還有養殖,如今糧食算是充足起來,養殖自然就可以大量的進行,尤其是雞鴨鵝。

家禽的蛋,對於百姓來說,就是家裡最大的財源,自己捨不得吃,累計起來,拿到鎮上去換鹽;以前平川鎮養殖,只是把大多數家禽養在一個圍起來的空地,產蛋的才會圈養。

如今地盤打了,人也多了,可以進一步精化,所有的家禽都圈養起來,一個個鴿籠一般的養殖場,修建起來,至於飼料,同樣也要改進。

王牧記得,小時候夏天,母親讓自己去撿螺獅來餵鴨子,據說吃螺獅的鴨子,產蛋率要高許多。還有的養殖場,會飼養一些小東西來餵養,其中一種,就是蚯蚓。

蚯蚓食腐,只需要把鋸末,樹葉加泥土混合,堆積到一起就行,等蚯蚓成規模之後,加在米糠之中就行。

不用考慮去打驃國和南詔,王牧安心下來發展,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來回憶以前的東西。以前沒有紙筆,沒法記錄,後來又一直考慮戰爭的事情,對於發展就顧慮不到那麼多,想起一點是一點,如今可以好好整理一下。

南詔與驃國多雨,夏天的時候,有許多蘑菇,其中有不少能吃的,有一天見到加雅帶回來的蘑菇,又讓他想到一個方向。

蘑菇的根部,埋在花盆裡,可以再次長出來,而且還會發出新的銖苗,這是曾經他一個室友乾的事情,盆栽裡面的土壤,同樣是樹葉謳出來的,很肥沃透氣,所以王牧讓人開始收集蘑菇根部,開始實驗。

雖然王牧對於蘑菇並不瞭解,但是他知道蘑菇喜陰,生長在潮溼的地方,有這兩個先決條件,其它就好辦多了。

搭建一個遮擋陽光的棚子,用牛糞加泥土,鋸末,樹葉混合的泥土做地,然後每天澆水。

蘑菇生長速度快,種下去三天,就成活了,見到種植成活,王牧就更感興趣,親自關注指點,看著從土裡冒出來的蘑菇,用筆記錄了蘑菇生長的時間。

目前種子不多,一切都以實驗為主,雖然沒有溫度計,溼度計,不過這一切都可以估算,不同的房間,不同的生長速度,這都是經驗。

本來王牧還讓人找了野生木耳來培養,不過全部失敗了,他知道這是缺乏知識,也就沒有繼續。

“夫君,樂兒已經十四歲了吧?”加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