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幹事件之後,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三人一起發配到巂州,也就是西昌,這也是長孫無忌剛剛想到的一點。

“你是說姑復?”杜如晦驚訝的看向長孫無忌。

“沒錯,一心想要擴張,不正像太子的手筆嗎?他一直想要手下的人,在軍中站穩位置,與王爺一較高下,如果姑復真的在南詔擴張,這不是正和他意。”長孫無忌分析道。

剛才長孫無忌話裡的意思就是構陷,眾人聽得明白,所以對他後面的分析,也都抱著懷疑的態度,眉頭一皺,思索了起來。

“這不像太子的手筆,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趙郡王,杜淹他們可不是瞎子。”房玄齡搖搖頭說道。

“像不像重要嗎?只要有王圭,韋挺參與就行。”長孫無忌陰陰的說道。

“不錯,還可以說姓王的就是太原王家的人,如果不是太原王家,有誰能讓蜀中所有的家族,共同支援!”長孫順德很肯定的說道。

“那要如何證明這一點呢?”李世民有些心動,睜大眼睛問道。

“很簡單,明日早朝,王爺就說王牧奪取遂久城,又獻上礦藏,收服南詔諸多部落,只是嘉獎,不足以表其功勞,同時為了支援他,調杜淹前去幫忙。

這樣一來,太子肯定坐不住,他一定會提出讓王圭,或者韋挺前去,到時候王爺就裝著爭不過就行。”長孫無忌講解道。

“這個辦法好,只要太子讀的人去了,他就是有理也說不清,到時候傳出一些風言風語,也就正常。”長孫順德擊掌讚歎。

當年楊文幹事件,對於李建成組建長林軍的事情,李淵意見不大,反而是羅藝支援的三百騎兵,被勒令解散,就可以看出,李淵對邊關手握重兵大臣的忌憚,所以長孫無忌,就是想用相同的辦法,對付李建成,即便效果不明顯,李淵生氣也是肯定的。這樣一來,至少短時間之內,李建成沒有心思和能力找李世民的麻煩。

最差效果,也能禍水東引,把爭鬥從長安轉移到外面,給長安城的人,爭取時間和機會,這個道理,在眾多人精腦中,很快就想明白了。

“趙郡王在蜀中,還有巡撫使李英也在,加上蜀中特殊地方,陛下不可能像對付楊文幹那樣對付王牧,除非他也造反,不過這不可能,畢竟蜀中那些家族,會阻止他,也會獻計獻策,這樣一來,豈不是讓王爺得罪一個邊關重臣。”杜如晦嘆息一聲說道。

“有利自然有弊,再說王爺也不是針對他,可以請旨,從金城調一批他繼續的物資送過去。”長孫無忌說道。

“一個小地方太守,知道王爺利用他又能怎麼樣?等到王爺登上大寶,他還能有意見不成。”長孫順德不屑的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為大唐開疆擴土的人,值得本王尊重,只不過情非得已,需要藉助一下,以後再補償他就是了。”李世民搖搖頭說道。

“王爺英明,以屬下之見,可以暗地賞賜一些物件,以示誠意。”房玄齡說道。

“嗯,就從金城那邊,運送一批武器過去,加上糧草布匹,他應該能感受到本王的誠意。”李世民點頭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