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八點,買菜的人很多。

來往的婦女們,看著帶著露珠兒的嫩芽,紛紛動了心。

“你這多少錢一斤啊?”一名婦女問道。

“兩毛錢一堆兒,大概一斤左右。”唐傲回答。

兩毛錢?

婦女略微皺皺眉,“市場上的空心菜才一毛五,你這賣得有點貴啊!”

“大姐,別的菜都是大棚裡種的,我這純野生的。天沒亮就摘的。走了十幾里路來的,掙得就是一個辛苦錢。”唐傲指了指艾蒿,“用新鮮的哀嚎煮雞蛋,對身體好著呢。”

人長得不差勁,嘴又甜,一口一個大姐叫著,讓婦女心花怒放。

“行,你這麼爽快,就在你這裡買了。”婦女隨後詫異的看著紅柳條,“你還有紅柳條?看上去也是早晨割的?”

愛貪小便宜的人很多,唐傲把山野菜分成小堆兒,每一堆兒大概一斤多。

婦女自己拿出來小稱稱了一下,市場上一斤大概要三毛錢,家門口新鮮的才賣兩毛,笑的都快合不攏嘴了,“艾蒿和紅柳條,也給我來點兒……”

第一次生意做完,剩下的就順利多了,畢竟新鮮的山野菜是十分誘人的。

不一會兒的功夫,第一個購買的婦女,也帶來了鄰里鄰居,隔著挺遠,就指向唐傲的方向:

“就是他,我的艾蒿和山野菜就是在他那買的,那叫一個新鮮……”

一瞬間,婦女們一窩蜂的把唐傲給圍了起來,一群人嘰嘰喳喳的,簡直就是在搶。

等人群散去,所有的山野菜、艾蒿、紅柳條銷售一空。

看著空蕩蕩的編織袋和大把大把的零錢,唐傲笑了,如釋重負。

靠著一顆大樹坐下,開始細細清點零錢,一共賣了二十三塊多。

毛票緊緊的攥在手裡,唐傲就感覺沉甸甸的:嗯,這只是一個開始,我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跑出來幾名婦女,又把唐傲圍住了,看著空蕩蕩的編織袋,一臉遺憾,後悔自己怎麼沒早點出來買菜。

“這就賣完了?小夥子,明天你還來嗎?”

“我們幾個還沒買到呢,隔壁家的小媳婦,門上都插紅柳條了,艾蒿煮雞蛋那叫一個香……”

唐傲也是一臉詫異,沒想到山野菜真的成為緊俏貨。

說實話,山野菜是掙錢,關鍵是山野菜這東西不是每天都有。

默默的盤算了一下,如果自己在勤奮一點,應該還能再割一茬山野菜。

隨即點點頭,“大姐,明天七八點鐘,還在這。你們要買得趁早了。”

看著大姐們笑容滿面的離開,唐傲去了供銷社。

供銷社,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超市,裡面賣什麼的都有。

粗糧倒是可以買,但細糧需要用糧票,一直到了1991年的時候,才取消了糧票。

沒有糧票也不是不能買,只是價格會高出很多很多。能買得起細糧的,全都是端著鐵飯碗的。

像黃魚圈村這樣的村落,主食基本都是玉米麵、土豆和地瓜。

走進了供銷社,看著琳琅滿目的上品,第一眼就看向了大米。

有糧票的話七毛八分一斤,沒糧票的八毛一斤。

家家的糧票和麵粉票都是按照人口發的,唐傲出門的時候,倒是帶了幾張。

糧票不是直接憑票給糧食,是用來限購的,按照糧票上的限購斤數,給相對應的錢。

二斤大米、二斤白麵,又買了一些鹽、糖、煤油、蠟燭、火柴等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