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家事與國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沈老爺笑了笑,沒有接話。
皇帝起身,伸了個懶腰,開口道:“你這兩年不在朝廷裡,朕跟那些老頭子無話可說,不少話憋在心裡,難受得很,如今咱們說了說話,心裡暢快多了。”
如果是皇帝接見其他大臣,有伸懶腰或者是打呵欠的動作,一般就是暗示送客了,大臣們也都會很有眼力見的起身告辭,不過他跟沈毅見面的時候,相對隨意一些,沒有這些彎彎繞繞。
沈老爺抬頭看了一眼皇帝,開口道:“陛下春秋鼎盛,但是子嗣卻並不興旺,是不是要考慮遴選秀女,充實後宮?”
皇帝啞然一笑:“你怎麼突然關心起朕後宮的事情來了?”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皇帝想了想,還是回答了沈毅的問題:“這件事,太后跟朕提過不少次了,但是現在國家在打仗,到處都缺錢用,這一選秀女,辦起來就要花費不少錢,到時候選中了還要各種賞賜。”
“罷了罷了,過幾年再說罷。”
他搖頭道:“朕這幾年,最愁的就是錢的事了,等沈卿你回到朝廷裡來的時候,可要替朕想想辦法,多弄點錢給朕花。”
沈老爺靈機一動,笑著說道:“陛下,這個容易。”
“臣在東南剿倭的時候,聽幾個倭寇俘虜說,東瀛島上有不少銀礦,其中一座巨大的銀礦剛剛開始開採,總量可能以億兩計,等朝廷休養幾年,騰出手的時候,不妨去佔了東瀛島…”
“一來是倭寇幾十年作亂,咱們師出有名,二來,佔了這座銀山,不管本朝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都會順利許多。”
一個總量不變的封閉經濟體內,如果在不提升生產力的情況下注入大量的貨幣,一定會導致劇烈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不過大陳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它跟外邦是有聯絡的,因此如果有大量白銀流入,是可以把這些白銀中相當大一部分,轉化為實體資產的。
因此,要是能從東瀛搞到白銀,那就幾乎是等於搞到了錢。
當然了,真有那麼一天,也不會是沈毅親自去做,多半是從淮安軍中挑選一個將領,去征討東瀛。
皇帝眼睛一亮,問道:“屬實麼?”
他可不太理解通貨膨脹的概念,聽到有銀礦,立刻有些眼熱。
沈毅微笑道:“臣這兩年,派人去東瀛島打探打探,確定清楚了之後,再回報陛下。”
“好好好。”
皇帝撫掌笑道:“要是每年能多一大筆進項到朝廷裡,朕也就能多一些減免地方錢糧的底氣了。”
說到這裡,皇帝話鋒一轉,感慨道:“從前沒有邸報司,自從沈卿你創辦了邸報司之後,朕常常能看到各地邸報司遞送上來的一些各地風聞故事,這才知道本朝十七年,到現在各地的百姓,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吃不飽飯。”
皇帝說的邸報司,並不是駱勇執掌的那一套邸報司,而是明面上那個,負責刊印邸報的真正的邸報司。
現在,邸報司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茁壯成長,除了建康這個刊印的邸報司之外,各地的邸報司,都會源源不斷的將他們蒐集到的“材料”,送到建康來。
洪德帝很喜歡看這些,時常翻閱。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這位很少出宮的皇帝陛下,竟也能體會到一些民生疾苦。
沈毅正要接話,孫謹孫太監匆匆走了進來,他先是看了一眼高明,然後跪在地上,低頭道:“陛下,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已經通知到了,現在都在進宮的路上,您看安排到哪裡見他們?”
“甘露殿罷。”
皇帝揮手道:“他們到了之後,讓他們在甘露殿等著,朕半個時辰之後,去甘露殿見他們。”
孫謹低頭,爬了起來:“是。”
說罷,他又邁著小碎步退了出去。
皇帝說完話,忽然看見見沈毅在看著離開的孫謹,於是笑著說道:“高明年紀長了,很多事情記不住,朕就讓孫謹給他搭把手。”
沈毅恭謹低頭:“內廷的事情,都是陛下您的家事。”
皇帝拉著沈毅坐下,笑呵呵的說道:“來,咱們繼續聊。”
“一會兒,一起去甘露殿,再跟他們吵一吵河南都帥的人選。”
“五軍都督府幾個合適的副將也都到了,一會你替朕好好看看。”
沈毅連忙低頭道。
“微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