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騎馬,再加上一行人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不必歇息太久,一千里路的路程,加上沿途渡船,只用了六天左右的時間,便來到了建康府境內。

臘月二十一這天,眾人終於遠遠的看到了建康城。

遙望建康,離家數年未歸的趙二,忍不住淚流滿面。

沈老爺回頭看了看他,啞然一笑:“二哥在路上的時候,不是說一點也不念家麼?怎麼還沒有進建康城,就成了個哭包?”

趙薊州擦了擦眼淚,還有些嘴硬。

“冬天風大,吹迷了眼睛而已。”

趙二原先在建康的時候就已經成婚,在建康是有妻兒的,因此顯得有些念家。

姜尚書的大孫子姜明,則是大大咧咧的,咧嘴笑道:“大丈夫志在四方,趙二哥這副模樣,著實有些婆媽。”

趙薊州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光棍一個,說這種風涼話!”

姜大公子咧嘴一笑:“大父在信裡不止一次說要給我成個親事,都被我給推拒了。”

他回頭看了看北方,拍著胸脯說道:“我要追隨薛將軍,驅逐胡虜,恢復河山!”

一旁的沈毅聞言,白了這廝一眼,笑罵道:“你這話在這裡說說就行,別回家亂說,回頭你家老頭,埋怨我帶壞了他的大孫子。”

姜明在淮安軍待的久了,下意識就會聽從沈毅的命令,聞言連忙低頭。

“是,沈…”

他咳嗽了一聲。

“沈叔。”

對於這個稱呼,沈老爺已經見怪不怪了,他看了看建康,開口道:“估摸著還有二十里地就到建康了,兄弟們腳程再快一些,咱們天黑之前進城。”

趙二先是應了一聲,然後笑著說道:“聽說子恆上一次回來的時候,陛下以及文武百官都出城相迎,這一次有沒有人迎接?”

沈毅搖頭。

“上一次是打了勝仗,如今在山東不勝不敗,要什麼迎接?”

“再有,我沒有行文朝廷,只知會了宮裡,應該不會有人迎接,別想這些了。”

“趕路進城要緊。”

趙二是個喜歡熱鬧的性子,聞言撇了撇嘴,開口道:“還以為能夠風光體面一次,回家之後,好跟家裡人顯擺顯擺,現在又沒戲了。”

沈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道:“等有一天,二哥兵至自己名字所在,不用人說,自然會風光體面。”

薊州,就在燕都附近。

有一天,到了薊州,也就意味著燕都已經恢復了。

這也是趙昌平的殷切期望之一。

聽了沈毅的話之後,眾人再一次騎馬趕路,直奔建康而去。

此時已經是寒冬,晝短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