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送張郃靈柩的車隊,在經過了進半個月的快馬加鞭之後,終於從幷州.朔方郡返回了許都。

劉曄和陳泰,對於張郃隕落這事兒自然不敢隱瞞。所以在張郃薨了的當天夜裡,就已經派快馬將這訊息秘密傳往了許都。

此時許都城裡,自然是滿城皆知。

這一日,在得知張郃的靈柩是午後抵達時,滿朝文武的官員們,在下了早朝以後,連午飯都顧不上吃,就紛紛前往北城門口迎接了。此時此刻,不再有政派之分,不再有門楣之別,有的只是對於一個為國戰死疆場的老將軍的敬重和哀悼。

那城門口百官,為首的赫然是曹操、荀彧、鍾繇等一幫老臣,只要是有品級且在許都的官吏,都來了,烏泱烏泱的足足有數百人之眾。在這群百官身後自然是許都城的百姓。

可是在這麼特殊的場合,偏偏少了最重要的一個人,那人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

未時三刻方過,只見一支約數百人的車隊,進入了城門口眾人的視線,從北面緩緩而來。方才還有些許嘈雜的城門口,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那南來的車隊,自然就是護送張郃靈柩的車隊。

“眾臣跪迎張郃將軍。”喊出這一號令的,自然是眾臣中官階最大的魏王曹操。

剎那間,城門口的文武和百姓們,呼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就連曹操本人,以及荀彧、鍾繇他們也跟著跪下了。本來按禮儀來講,曹操、荀彧和鍾繇,官職比張郃要大,自然是不必跪迎的。以往五子良將,病故之時也並沒有如此高的待遇。

而張郃卻收到這樣的禮遇,不是因為他的官職品級有多高,而是因為,他是戰死疆場,是為國而死,是死在了征討異族的路上,是死在了為北地百姓謀太平的路上。

待車隊經過城門口的時候,人群中終於有人忍不住開始哭泣了,一傳十,十傳百,剎那間哭聲一片,整個城池瞬間陷入了一片悲切的海洋當中。

鎮軍大將軍府,早已是準備好了一切。全府上下縞素,張郃的長子張雄更是出城三十里,扶柩而歸。靈柩在眾人萬千的目光之中,進入了將軍府內。

......

荀彧終究還是恨不過,鍾繇歸朝之時,皇帝陛下為了拉攏於他都親自出城卻接。而今日,為國戰死疆場的張郃的靈柩回朝,卻沒有任何的舉動,甚至連一個使者都沒有派出,也不怕寒了天下士子和臣工們的心嘛。

待張郃的靈柩安頓好之後,荀彧終於還是進宮了,要去找那皇帝陛下理論一番。

終於,荀彧在一番苦尋之後,終於在御花園裡找到了遊園的皇帝。見到此時,還有心情遊樂,荀彧胸中的氣火就更不打一處來了。

只見他竟然破天荒的沒有讓宦官稟報,就衝了上前,跪拜道,“陛下,老臣有事求見。”

而那位皇帝陛下,自然早就知道荀彧進宮了,也知道他來所為何事,不過一直故意在跟他兜圈子,躲著他罷了。

此時見再也無法躲避,忙裝腔作勢的說道,“喲,原來是愛卿來了,快快請起。你們這群狗東西,荀令君來了也不告訴我一聲。”

而一旁無故背了黑鍋的宦官,自然不敢辯解,只是一個勁兒的唸叨著,“是奴才的錯,是奴才的錯。”

七竅玲瓏的荀彧,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暗暗搖了搖頭,也沒有在這上面多做什麼計較。

隨後他站起身來說道,“今日張郃靈柩回朝,陛下該去的,就算不去,也該派個使者探望一下才好。”

劉協聞言,繼續裝傻道,“是嘛?張郃的靈柩今日回來了,我還以為是明日呢。哎呀呀,近日朝務繁忙,朕竟然把這事兒給記錯了,罪過罪過。”

眼見這皇帝如滾刀肉一般,荀彧也不再委婉,而是直接說出了今日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