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文姬哭堂(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本以為,自己這次就算不死,肯定也要發配邊緣之地充軍了,最起碼也得貶為庶民了。可他萬萬沒想到,皇帝陛下不僅沒有殺他,還給他在陳留郡內留下了一官半職。
而自己作為一個一州的別駕,如果連一個縣還治理不好的話,那這幾年的兗州別駕就白當了。更何況這酸棗縣,在兗州境內本就不算太窮困,三年大治,自然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這皇帝陛下的判決之中,對他很顯然有著偏袒之意。
一旁的丞相鍾繇見董祀愣在當場久久無言,隨即提醒道,“董大人,還不快謝陛下聖恩,難道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嘛?”
這時,董祀才反應過來,急忙磕頭叩謝道,“臣,謝陛下隆恩。請陛下放心,臣願立下軍令狀,酸棗縣在三年之內如果得不到大治,臣提頭來見。”
曹丕見到董祀如此言之鑿鑿,忍著笑說道,“好,朕就等著你的捷報了。對了,剛剛令夫人說了,要向朕呈獻古籍,你回陳留之後,幫著你夫人謄寫出來,早日呈送於朕,可記下了?”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你董祀的這條命乃是你家夫人,我的文姬妹妹救下來的,你回去之後,要好好待她,要是讓朕知道你對她有所欺負,朕定不輕饒。
董祀自然聽出了此話的弦外之音,隨即磕頭道,“請陛下放心,臣定不負陛下之所託。”
此時,曹丕的臉上才浮現出一絲笑意來,輕聲說道,“好了,下去吧,朕希望你們能夠好自為之,不要辜負了朕和朝廷對你們的一番心意。”
隨即,便揮手示意董祀和文姬夫婦,退出大殿去。二人見狀,也不再停留,隨即緩緩抽身退了出去。
只是,那董祀和文姬夫婦在退出大殿之後,並沒有離去,而是靜靜的在殿外不遠處等候。
因為他們二人知道,此次自己夫婦二人能夠倖免於難,是多虧了皇帝陛下和老大人鍾繇的幫助,自然是需要道謝的,不能就這麼一走了之了。
二人就那麼靜靜的在昭陽殿外等候著。大半個時辰之後,殿內的事情終於談完了,一應重臣們也魚貫而出。
可等了半天,眾人都已經出來了,卻也不見丞相.鍾繇的身影。又過了一會兒,待眾人都走完之後,才見那老大人鍾繇,緩緩走出了昭陽殿。
董祀文姬夫婦二人急忙走上前去,向鍾繇叩謝道,“我夫妻二人,多謝老大人今日再造之恩,請受大人我二人一拜。”
鍾繇見狀,也隨即迎上去,將二人虛扶起來,輕聲對文姬說道,“昔日太祖武皇帝與我,以及令尊蔡伯喈,向來交好。伯喈兄已逝,我等作為長輩的,自然應當對他的後輩照料一二。你是我看著長大的,後來更是吃了不少的苦。如今你碰上難事了,我伸以援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賢侄女不必介懷。
況且,子規(董祀,字子規)賢侄婿,確實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功於社稷,今日雖說有錯,但事出有因。況且他還是向朝廷發了邸報的,只不過其中曲折,不為人知罷了。
再說了,總不能因為就這麼一件事情,就殺掉曾在戰場上曾經為帝國捨生忘死拼命的國之功臣吧。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你夫妻二人也不必謝我。如果,不是陛下有心寬恕他的話,我等作為臣子的,再怎麼勸說也沒有用的。”
話雖這麼說,可是董祀文姬夫妻二人,心中也明白,如果沒有鍾繇帶頭勸進,給了皇帝一個赦免的理由,董祀今日必死無疑。於是乎,還是鄭重的向面前的這位老大人,深深的又磕了幾個頭。
鍾繇似乎想到了什麼,隨即接著說道,“對了,剛剛陛下所說的修書一事,老夫倒是挺感興趣的,待日後你夫妻二人完書之際,同時也知會我一聲。老夫倒也好倚老賣老的,厚著臉皮向陛下討要來看上幾日。”
文姬聞言,急忙回話道,“待我夫妻二人完書之際,再差人謄抄出一份來,屆時一併送到老大人的府上。”
聽到這裡,丞相.鍾繇長嘆一聲,意味深長的說道,“伯喈兄,如果還在世的話,看到有後如此,想必也應當會感到欣慰吧。
說罷,也便不再理會二人,輕輕甩了甩衣袖,緩緩向宮外走去。
待丞相.鍾繇離開之後,夫妻二人又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還是隻讓文姬一人,重新進殿向皇帝陛下謝恩。
於是乎,文姬又獨自一人,緩緩的向昭陽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