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白髮蒼蒼的老臣王朗略一思索,接著侃侃而談道,“對於北庭都護府的都護人選,老臣倒是覺得執金吾.曹真將軍很為合適。但是這西域都護府的都護人選,臣不以為然。

自中平年間黃巾戰亂以來,河西走廊斷絕,那西域諸國已經有五十多年沒有來我朝進貢了。如今我大魏復通西域,欲重設西域都護府,自然應當派一位能夠服眾,且威名赫赫的將軍前往。

那鄧士載(鄧艾)聰慧異常,有天人之姿,老臣也是認可的,可他畢竟如今也剛剛而立之年,恐怕難以使得西域諸國信服,到時若是誤了我帝國大事,悔之晚矣。老臣舉薦任城王.車騎將軍.曹彰兼任西域都護,那鄧士載可以作為大將軍的副手,歷練幾年,待西域平定之後,再讓其接任,這樣比較穩妥一些。”

眾人聞言,也都紛紛點頭稱是。

王朗作為九卿之首的太常,此言自然也是有些道理的。

皇帝.曹丕聽完他的高談闊論之後,稍微沉思了一會兒,隨即又看向了殿內的另一位老臣,緩緩開口問道,“子廉叔父(曹洪),對此可有見教啊?”

被問到的衛將軍.曹洪,聞言抬起頭微微一愣,說著就要站起身來回話,卻被皇帝伸手給制止了。

曹洪也不糾結,隨即在座抱拳說道,“啟稟陛下,老臣覺得此事,也確實有待商榷。首先不說別的,單說子丹(曹真)如果前往北庭擔任北庭都護一職,那執金吾的空缺有誰來擔任呢?京畿重地的守備,實乃我大魏的重中之重,此不可不慎。”

聽到這裡曹丕微微點頭道,“子廉叔父(曹洪)的顧慮確有道理,至於您所說的執金吾.京畿守備大營守備一職,朕心中也早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朕意欲讓中領軍.曹休代為兼任。

昔日太祖武皇帝在世之時,都曾誇讚文烈(曹休)實乃我曹家之千里良駒。

如今他執掌虎豹騎業已有七載了,奇襲新興城,北廓大漠,收復雁門關等戰役中,無不捨身忘死,也更是立下了赫赫戰功。擔任一個執金吾.京畿守備大營的守備也綽綽有餘了,所以此事自不當為慮。”

再看眾人一個個都無不點頭稱是,看來眾人對曹休接掌執金吾一職沒有意見了。

曹丕見狀,對著曹洪說道,“子廉叔父,那關於這西域都護您可有高見啊?”

曹洪微微抱拳接著說道,“多謝陛下,現在老臣再來說一說,那西域都護一職。正如剛剛王太常所言,自中平元年以來,那西域之地與我華夏斷絕,而且已然分裂成了大小五十餘國,形勢極其錯綜複雜。

那鄧士載雖然有‘軍屯論’在身,而且將涼州治理的也確實不錯,‘塞上江南’一稱,即便是老臣身在深宮當中,也是有所耳聞的。但這並不代表著,他能夠把西域之地管理好啊。因此,老臣也同意王太常的看法,覺得任城王.曹彰或許更為合適一些,那鄧士載確實尚需磨鍊數年啊

(本章未完,請翻頁)

。”

曹丕聞言微微點頭,也不同意也不拒絕,隨即緩緩的看向其他眾人,“其他愛卿覺得呢?今日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嘛。”

雖然曹丕沒有明面上拒絕,可他的言行之間已經表明了,對這三位老臣看法,顯然是不認可的。

殿內新任的御史中丞.司馬懿自然察覺到了,更何況那鄧艾也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到這個關鍵時刻,自然更是需要來有所表示了。

可就待他剛要說話的時候,一旁的司徒.陳群卻率先開口了,“啟稟陛下,微臣與三位老大人的看法,卻略有不同。”

聽到這裡,曹丕嘴角不經意的一勾,饒有興趣的說道,“哦?長文(陳群)有什麼話,但講無妨。”

陳群聞言,隨即不緊不慢的開口說道,“微臣以為,那鄧士載恰恰是西域都護的最合適人選。先不說其‘軍屯論’了,單說此次平叛,那涼州可是叛亂五州之中最先被平定的。

涼州被襲擊,兵馬本就不多的他們,也僅僅只剩下了兩萬兵馬,可鄧艾卻僅憑著這麼一丟丟的兵馬,就平定了鮮卑、羌族、小月[rou]氏[zhi]等部落十數萬大軍的叛亂,更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後面更是親率七萬大軍,突襲關中,解了我長安的燃眉之急,避免了長安陷落的悲劇,由此可見此子的才略能力,確實不同凡響啊。難道如此英勇,立下如此功績的人,還當不了一個小小的西域都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