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司馬撤兵,雁門復歸(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在今日出城之前,司馬懿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相應的對策。
在聽到蔣濟的發問之後,他隨即脫口而出,“撤兵。”
“什......什......什麼,撤兵?”蔣濟徹底被司馬懿的話給震倒了,“撤兵這如何使得?仲達兄(司馬懿),你我不遠千里率十幾萬大軍橫渡大海來遼東,就是為了拿下遼東四郡,斷公孫淵的後路。此時若是撤兵,恐怕你我都沒辦法向朝廷和陛下交代啊,”
司馬懿見蔣濟那副要吃人的樣子,隨即反映了過來,肯定是他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了。
想到這裡司馬懿趕緊解釋道,“子通兄(蔣濟)想必是誤會了,我說的撤兵並不是一十五萬大軍全部撤退。而是留一小部分在遼東,而其餘的由幽州北上,過烏桓、羯族、鮮卑,到幽州西部之後,再南下合攻擊公孫淵。一來,我大軍取糧於敵國之內,正好解決了缺糧之憂。二來,也可以趁此平定了北方草原的叛亂。
另外,我等出發之前,本以為平叛最少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因此才與陛下約定的時間是在二年四月,可沒想到這麼快就平定了遼東。
陛下給我們的旨意,也是在農曆五月之前,令我遼東一十五萬大軍,與冀州司徒.陳長文(陳群)的大軍、幷州任城王.曹子文(曹彰)大人的大軍,以及幽州雙虎.毌丘仲恭(毌丘儉)和夏侯太初(夏侯玄)的軍隊,共四路431萬大軍,齊頭並進,誅殺叛賊。
我等自黃初二年,正月二十六登岸以來至今,不過才二十餘日,我等還有時間北上。”
聽到這裡,蔣濟的心神才漸漸的穩定了下來,“仲達兄此舉,倒不是為一個好辦法。公孫淵盡起遼東二十萬大軍,鮮卑.軻比能、羯族.石令還有那不知悔改的烏桓,也都紛紛盡起族中之兵助紂為虐。想必他們北方草原族中的情況,比遼東這裡好不到哪裡去。如今馬上就要開春了,那草原之上,大部分的女人生養和牲畜下崽,也都是這個時候,絕對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啊。
只不過,這一次你我北上,陛下和朝廷給我們的旨意,只是讓我們平定遼東,沒說讓我們北上草原。我們這麼做,會不會有越俎代庖之嫌?到時候,恐怕朝廷不但不會嘉獎我們,反而會對我們進行責罰,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蔣濟所說的也不無道理,司馬懿其實也早想到了這些。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本來帶兵在外,就已經夠讓朝廷和皇帝所猜忌了。如今又無令而調兵征伐,恐怕到時候更難善了了。
不過作為曹魏四友之一的他,願意相信當今的陛下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昏君,肯定也會裂解他的無奈之舉的,於是他才下了這個決定,並將蔣濟邀約了出來。
心中早有盤算的司馬懿,在聽完蔣濟的話之後,臉上依舊古井無波,隨即淡淡的說道,“子通兄,你所說的,我又何曾不知啊。可是今日這番局面,是你我以及朝廷還有陛下誰都沒有想到的,誰也不曾想到那公孫淵此次出征,竟然幾乎抽空了整個遼東啊。
你我現在所身處的遼東,東面、南面皆是茫茫大海,北面是叛軍,西面也是叛軍。但凡我們能夠與朝廷聯絡的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凡我們有一絲絲的後援,在下也不至於出此下策啊。日後,陛下和朝廷若是怪罪,懿,願一力擔之,絕不拖累子通兄。”
蔣濟聽完司馬懿的話,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竟然忍不住輕笑出了聲,再然後哈哈大笑,竟然連腰都直不起來,險些掉下馬去。
這反而把一旁的司馬懿給看傻了,“子通兄,何故發笑?”
良久之後,蔣濟才緩緩直起身來,抹了一把眼角之後,一臉鄭重的對司馬懿說道,“仲達兄,你我自幼也算是熟讀聖賢之書。聖人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蔣某雖然不才,可也還知曉這個道理的。可仲達今日,又何必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說到這裡,蔣濟驀然抱拳,言之鑿鑿的說道,“濟,雖不才,也願與仲達兄,同生共死,福禍相依!既然你我一同領兵出發,他日朝廷若是怪罪下來,也自然應當你我二人一同擔之。”
往日裡,因為司馬懿與蔣濟相處較遠,所以交往並不多。
今日裡,他也才認識到了真正的蔣子通。
正當司馬懿要說出一些應景的話來的時候,忽然對過的蔣濟一陣滑稽的哆嗦,“哎喲我去,凍死了凍死了。快快快,快快回城,在這個破地方還真不能在室外長待。”
說罷,不由分說的撥轉馬頭,就向城中走去。而一旁的司馬懿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竟然愣在了原地,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蔣濟策馬向前走了幾步之後,發現司馬懿並沒有跟上,於是又回過頭來大喊道,“仲達兄,走啊,愣著幹嘛?”
這時司馬懿才反應了過來,急忙策馬跟上了前去。
“你說你讓我今天捱了這麼長時間的凍,準備怎麼補償我吧?”
“哈哈,子通兄,回城之後,我請你喝酒。”
“仲達,我聽咱們朝中的一些同僚說,老兄你好像懼內啊?”
“是誰放他孃的臭屁?懼內,我......我會懼內?......那叫愛惜懂不懂?不過話說回來,在下倒是略通一些庖廚之術。這麼冷的天,吃餃子的倒是最為合適不過了。常言道,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仲達兄這麼好的庖廚之術,不會是嫂夫人教的吧?哈哈哈!”
......
大魏黃初二年,春,二月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