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也是考慮到了這些,所以才想著從敵人的薄弱點開始,各個擊破。

而且六十萬叛軍,看起來聲勢滔天的,可時間一長,各部之間因為分贓不均,所產生的的間隙也就暴露出來了。

此時,姑臧城刺史府內。

身著一襲普通粗麻布衣的一老一少,正在大堂之上對弈,此二人自然也就是那新任涼州刺史.鄧艾.鄧士載,和率領著一眾弟子下山助拳的臨松先生.郭瑀.郭元瑜了。

只見鄧艾手持一粒白子,輕輕的放在那道普通的松木棋盤之上,好似自言自語的輕聲喃喃道,“我姑臧城,能夠得到兩個月的喘息之機,還要多謝先生那潑水成冰之法呀。不過此計策雖然妙極,可如今寒冬已然接近尾聲,但最多再有一個月,必然就會冰雪消融。不知先生可還有良策教我?”

可對面的郭瑀並沒有直接回答鄧艾,而是答非所問的說道,“漢高祖劉邦起身於市井,而且為人略顯粗鄙,他起兵反秦之時,已然四十八歲了。

霸王項羽,乃是昔日楚國名將項燕之後,起兵之時不過才二十八歲。此人身強力壯,驍勇善戰,六國仁人志士,投奔他的更是數不勝數。因此,他才能在鉅鹿一戰,大敗章邯,取得天下。

後來,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更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可最終為什麼反而是劉邦取得了天下呢?”

經過郭瑀這麼一點撥,鄧艾頓時想明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白了。

昔日裡劉邦數次與項羽激戰,每次皆是大敗而歸,可最終依舊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逼迫的他自刎江邊。那是因為,劉邦在大戰之前,大肆封賞各路諸侯,甚至派人利導招降了許多項羽的部下。最後,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受了劉邦的好處之後,紛紛率兵而來,才能一舉攻破楚軍壁壘。

這個典故,熟讀史書典籍的鄧艾自然是清楚的,“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學漢高祖劉邦昔日之法,分散叛軍。”

看著一點就通的鄧艾,郭瑀不經意的捋著胸前的鬍子,笑眯眯的說道,“然也,然也。”

見到郭瑀肯定的答覆,鄧艾心中大喜,“那先生心中必然是已經有了招降之策了,還請先生教我。”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再藏著掖著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郭瑀將手中的幾粒棋子,放入了一旁的棋笥[sì]之中,隨即正襟危坐道,“士載(鄧艾)你應該知道,追隨公孫淵反叛的胡人當中,勢力最大的乃是鮮卑族,共有控弦之士十餘萬。鮮卑族麾下共有五部,分別是慕容部.慕容涉歸,宇文部.宇文浪,段部.段泥,拓跋部.拓跋力微,禿髮部.樹機能。

此次出征,軻比能親率五萬大軍,以宇文浪、段泥為大將,攻打我武威東面的北地;慕容涉歸,則單獨率領兩萬大軍攻打朔方;最後的三萬大軍,則是由拓跋力微和樹機能,如今正在我方西面的張掖郡。

軻比能貴為鮮卑單于,當今皇帝陛下如此恩賞於他,他卻還要造反,你我自然更加無法招攬了。慕容涉歸,自幼與軻比能一起長大,情同手足,而且他遠在朔方;段泥,乃是軻比能的同族,更是常常視軻比能為子侄,此二人對軻比能重情重義,不易招攬。

至於禿髮部的樹機能,此人殘忍弒殺,雖然麾下只有五千騎,但據我所知,他麾下的地盤和牛羊卻並不比其他四部少。如今這五部之中,有望被我成功招攬的,也就只剩下了拓跋部的拓跋力微,和宇文部的宇文浪了。”

說到這裡,郭瑀端起了一旁的茶碗,輕輕抿了一口潤樂潤嗓子,隨後若有的狐疑的說道,“傳聞當年,宇文浪的父親宇文進功與軻比能爭奪鮮卑大首領之位,二人約定以決鬥的方式定勝負。結果,宇文進功戰敗,被迫將大首領之位拱手相讓。

再後來不久,宇文進功因為年老體衰,再加上草原缺醫少藥,竟然不治身亡了。他們二人事前已經立下生死狀,坦言事後無論勝負都不得追究。而他的兒子宇文浪,雖然這麼多年明面上沒有說什麼,可私下裡卻一直對此事憤憤不平啊。

軻比能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所以平日裡一直對宇文部盯得比較緊,甚至這一次出征,都特意把他帶在了身邊。可前些日子,不知道軻比能抽的什麼風,竟然把宇文部與張掖的禿髮部樹機能給調換了。這對於我軍來說,可是一個離間他們千載難逢的良機啊。”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