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漢人詹臺(第1/2頁)
章節報錯
冀州.中山郡,某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趙家屯。
一個穿著粗布棉衣的年輕人,在勞累了一天之後,正扛著鋤頭踏著夕陽,十分愜意的從村西頭的田裡,朝著東頭的家裡走去。
可仔細一看,這個年輕人雖然衣著是普通的漢人衣服,但卻長著一張胡人的臉龐。
就當這個年輕人經過一家農戶的時候,突然屋內傳來了一道老人的呼喚聲,“小詹臺,你等一下。”
這個年輕人聞聲隨即停下了腳步,只見屋內走出了一個跟他一樣,身穿普通粗布棉衣,但是頭髮花白的老者,“家裡剛烙的油餅,你拿上。幹了一天的活兒了,累吧?回去以後簡單熬個粥就行。”
“趙老伯,這萬萬使不得呀。我總不能天天,都從您這拿吃得吧,這......”
還不待他講完,屋裡又走出了一箇中年男人,“詹臺小兄弟,你就拿上吧。你的日子也不容易,我們家裡雖然窮,但是這口吃的還是有的。你要真是過意不去啊,過兩天不忙了,給石頭做一把木劍即可,就當酬勞了。哈哈......”
說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從屋內登登登的跑了出來,“詹臺叔叔,你是要給我做木劍嘛?”
顯然,他就是男人口中,剛剛所說的石頭。
“是啊,過幾日,詹臺叔叔,給你做一把天底下最好的木劍。”
“噢,噢,噢!我要有木劍咯,我要有木劍咯!母親母親,詹臺叔叔說要給我做一把,天底下最好的木劍......”
小孩子的快樂總是那麼的簡單,自己的詹臺叔叔剛剛說完,他就又興高采烈的跑回屋子,跟自己的母親分享去了。
三個男人滿臉笑意的,看著小男孩兒的背影,臉上盡是幸福。
“好了,小詹臺,時候不早了,你趕快回去吧。對了,過幾日啊,趙伯我幫你說一下村東頭王老四家的大閨女,那個丫頭可是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啊。最主要是,那姑娘胸大屁股大,好生養哦。肯定啊,能給你生一窩大胖小子。王家那大丫頭,可是早就看上你了喲,還放出話來說,非你不嫁哦。你個臭小子,到現在也不去提親。哈哈哈!”
說完,老人趙伯和他兒子,也不待年輕人回話,便進屋去了。
只留下了這個,一提婚事就滿臉通紅的年輕人,呆呆的杵在原地。
這個年輕人,自然就是五年前的那個,因為動了惻隱之心前去拉架,結果卻被漢軍俘虜的匈奴少年.小詹臺。
如今的小詹臺,如今也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匈奴斥候少年了。
數年前,他的故國北滅。本來他已經做好了,要守在那個獨臂男人身邊,照顧他一輩子的,可後來還是被那個人,堅決的給趕走了。
在臨走之前,那個男人深沉的看著遠方,淡淡的說道,“詹臺,大匈奴如今已經不在了,而我也不再是姑夕王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罷了。你還年輕,應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當去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開創屬於自己人生的輝煌,而不是守在我這樣一個廢人身邊。去吧,離開這裡,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路。”
儘管小詹臺萬般不願,可最終還是被趕走了。
再後來,他跟著一眾族人們,來到了這個漢人口中的,這個陌生的中原.冀州。
嚴格來說,他所在的趙家屯,並不能算是中原。因為趙家屯位於冀州中山郡,中山郡本身就已經是冀州最北部了。
而趙家屯則更靠北,它位於中山郡最北邊,而且恰恰在與幽州上谷郡、代郡,三郡所交匯的地方。
剛來的時候,他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回家。
想念草原,想念草原上的天高雲淡,草原上的牛羊,草原上的寒風,甚至草原上那熟悉的味道。
習慣了逐水而居,自由自由生活方式的他們,又怎能忍受的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呢。
於是,有很多人都吵著鬧著要回草原,當地官府萬般安撫,才讓他們打消了重新北上的念頭。當然官府們也並不是一味的忍讓,也有他們的族人偷摸跑掉的,可後來再也沒了訊息,不知是成功逃回草原了,還是被怎麼著了。
可是,就算逃回了塞外又能怎麼著呢?現在的草原已經不再是他們的草原了,他們的故地已經被鮮卑和羯人族給瓜分了。
昔日的盟友和別部,如今已經成為了草原的主人。
再之後發生了一件事情,徹底的打消了中原匈奴人北返草原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