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九年,春,正月十三。

當那輪通紅的太陽,剛剛出現在東方的天際時,漢軍和南中蠻兵的兩支大軍,就已經厲兵秣馬的準備好了。

叛軍這邊為首一員大將,騎乘捲毛赤兔馬,披頭散髮,身高八尺,膀大腰圓,裹一領虎皮,手持一柄奇形怪狀的彎刀,正是那蠻王.孟崖屬下大將,第二洞元帥董荼那。其身後,正是以無當飛軍為首的兩萬蠻兵。

反觀漢軍這邊,為首的高頭大馬之上,是一員鬚髮皆白的老將。身高八尺有餘,面如重棗,精神抖擻的握著一柄最新的苗.刀,此人自然就是那後將軍.鄧芝。在他身後的,則是以兩營苗.刀軍為首的兩萬漢軍。

雙方看起來勢均力敵,想必今日又是一場苦戰。

只見那董荼那在馬上哈哈大笑,“老東西,蜀中無將乎?竟然讓你這麼個乾巴老頭前來送死?吾刀下不殺老幼,汝快快回去,換個年輕點兒的出來。”

老將鄧芝也不生氣,“匹夫休要逞那口舌之快,你如若現在磕頭求饒,本將還可以考慮留你個全屍,不然一會兒後悔可就晚了。”

董荼那聽到這樣一個老頭都敢輕視自己,頓時氣得渾身發抖,“真是氣煞我也,兒郎們衝上前去,將這群漢人殺光,那個老頭留給我。殺....”

殺!!!

說罷董荼那一騎當先,率領著一眾蠻兵率先發起了進攻。

老將鄧芝見狀,也不囉嗦,大手一揮之後,也率領著身後的大軍衝了上去。

廝殺聲、吶喊聲、慘叫聲.......頓時充斥在了這片天空。四萬人馬攪和在了一起,讓這片土地頓時變成了一個無比慘烈的修羅場。

不過兩軍剛剛相遇沒多久,勝利的天平就漸漸向漢軍這邊傾斜了。兩軍鏖戰不過一兩個時辰,五千無當飛軍就折損了一小半,其餘的叛軍部隊折損的更大。現在兩萬蠻兵還有戰力的,堪堪只有一萬多一點兒了。反觀漢軍這邊,因為兩營苗.刀營人馬的助力,損失就要小的很多了。苗.刀營只損了數百人馬,其餘的也只堪堪損失了兩千餘人。

兩軍戰損比例竟然達到了一比三,這大部分的功勞都在苗.刀營身上。因為兩營苗.刀營共計一萬兩千餘人,直接擋住了正面蠻兵一大半的攻擊。漢軍只有兩翼是其餘的普通部隊。

而叛軍們的武器,跟苗.刀磕碰不了幾次,就會嘭的一下,應聲斷成兩截。身上的皮甲,更是一挨就會被劃破。裝備差距如此之大,這仗還怎麼打?

董荼那的心裡,其實早就已經開始罵娘了。只不過為了迷惑漢軍,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他早就帶人撤了,畢竟死傷的這些都是他朝夕相處的族人。算了算時間,才不多已經過去兩三個時辰小半天了,想必主力部隊應該離開了,自己也是時候撤退了。

可就在董荼那心生退意的這時候,叛軍身後的密林之中,忽然嘶喊著又衝出來一隊人馬向他們殺來。董荼那心中還在納悶,難道是孟崖大王派兵來接應他們了?於是他循聲望去,這不看還不要緊,這一看頓時把他嚇得魂不守舍了。

只見那群人身著漢軍鐵甲,顯然是漢軍的伏兵。

“撤退,撤退......”

董荼那再也顧不上那麼多了,歇斯底里的朝著蠻兵們大聲嘶吼著。如果再不退兵的話,恐怕自己這兩萬人,就要全部交代在這了。

但是顯然為時已晚,本來南中叛軍的損傷就比漢軍要大,軍心更是已經開始動搖了。現在對面有加入了一萬的生力軍,自然更是兵敗如山倒了。

原來在一開始,鄧芝就故意只帶了兩萬漢軍列陣。留下了一萬軍隊,讓副將率領著他們在兩軍交戰無暇他顧之際,悄悄的繞到了敵軍的後面。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發起致命一擊,結果,當然也是顯而易見的好。

經此一戰,兩萬南中叛軍全軍覆沒,董荼那也被鄧芝親自砍下了腦袋。漢軍這邊,苗.刀營陣亡兩千餘人,重傷百餘人,其餘普通兵營,陣亡六千餘人,重傷兩千餘人。而這些激增的戰損,大部分都是在最後時刻,蠻兵們魚死網破拼掉的。

董荼那萬沒想到,自己只不過做一個佯攻,最後竟然把性命交代在了這裡。原本以為有無當飛軍,自己這方即使會敗北,向南逃應該也不是難題的。如果早知道是這樣一個結果,即便王平給他再多的好處,恐怕他都不會答應的吧。

不過,讓他董荼那更沒想到的是,他做的這些努力和犧牲都白費了。

......

王平昨天夜裡做好了相應的部署之後,就一直在思索著回南中之後應該怎麼辦。

按照他的考慮,留下兩萬人佯攻斷後,損傷就算大一些,最少也能省下一半的人馬。而自己則帶著剩餘的五萬人馬,趁他們鏖戰之時悄然南下,只要回到了南中,他們再想要對付自己就難上加難了。

更何況,在南中自己還未雨綢繆的,留下了二十餘頭已經馴化好的象騎兵,以及部分的猛獸部隊。在過上個一兩年,恢復到戰前的狀態也不是難題。那日在闕幽谷一戰,完全是因為自己輕敵,進入了他們的圈套罷了。自己不可能,被同一塊石頭跌倒兩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