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五十八章 人間再無張俊乂(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二人如此這般,床榻上的張郃嘴角微微勾起,似乎想要給二人一絲微笑,“作為一名將軍,能夠戰死沙場,那是我最好的歸宿。我張郃,馳騁沙場數十載,能夠有幸活到今日,也是值了。你們也不必過於悲傷,應該替我高興才是。
另外,還煩請子揚兄,替我當面向世子殿下和徵北大將軍道個歉,就說那日之事,其實並非我張郃本意,實乃無奈之舉。如今我老頭子都已經死了,還請他們不要再跟我一個死人計較了。陳將軍...”
張郃似乎想要對陳泰說些什麼,後者見狀也急忙附耳過去,面帶悲切的說道“老將軍請說,末將在呢。”
“煩請你轉告你的老師荀令君,就說我張郃答應他的事情,已經盡力了,可惜天命不在我,對不住了,請他務必珍重。”
劉曄眼看張郃命不久矣,一邊哭著,一邊急忙開口說道,“老將軍,您可還有其它要吩咐的?在下必當盡力為之。”
張郃輕輕搖了搖頭,虛弱的說道,“沒有了,沒有了,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沒有一個像我的,他們自有他們自己的命數,不必過多的去照管。
來時孑然一身,走時一身孑然。丞相,我張郃先去了,我終於可以去見那幫老兄弟了,夏侯將軍他們,恐怕已經等我好久了。”
忽然,張郃將右臂奮力的向上一擎,大喊道“盡心殺賊,力挽狂瀾,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說完,右臂又狠狠的跌落在臥榻之上,便撒手人寰,駕鶴西去了。
“老將軍啊!!!”
劉、陳二人見狀,肝腸寸斷、悲慟欲絕。
......
張郃,字俊乂,河間郡鄚縣人,漢末名將。
早年間,參軍鎮壓黃巾,歸屬袁紹後,因破公孫瓚有功,遷封中郎將。因其驍勇、功勞顯赫,與顏良、文丑、高覽等三人共稱“河北四庭柱”。
官渡之時,因不忍袁紹昏庸無能,士卒無辜喪命,而與高覽率軍投奔魏王曹操。自此隨著魏王曹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後來,又同夏侯淵一併鎮守關中,抵禦西蜀。夏侯淵戰死定軍山之後,更是代理主帥力挽狂瀾,並率部安全撤退。
因其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西蜀自諸葛亮以下,皆憚之。
敗馬謖、退諸葛,這些戰績,莫不被天下人所津津樂道。
天下一統之後,更因功遷封鎮軍將軍,奉命掌管京畿守備大營。然不甘寂寞,終被皇帝、荀彧所趁,故而再次背離曹操。
其後,奉命假節北上,並親率一路人馬征討匈奴,斬殺匈奴右大將.師廬,東胡盧王.金櫟,收復幷州上郡、河西兩地。
率軍追擊匈奴潰兵,不幸被流矢射中,戰死疆場。
......
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30年,秋,九月初八夜,一代名將張郃,因戰後箭瘡崩裂,身故朔方郡.木門牌,享年六十五歲。
從此,人間再無五子良將!!!
從此,人間再無他張俊乂!!!
————————
而此時的中路軍,對左路軍此事一無所知,還沉浸在明日就要起身去攻打劉.豹的喜悅裡。
曹彰、曹休、辛毗等人此時正在帳內,做明日拔營起寨前的最後部署。
只見辛毗坐在一側,不經意的捋著鬍鬚說道,“善無、雲中兩戰,我中路軍殺敵兩萬騎,損失兵馬五千餘。此時不算曹將軍的虎豹騎,可戰之兵還有七萬五千餘騎,如果再加上最新招攬的那五千胡人騎卒的話,足有八萬鐵騎。”
自那日之後,在單賓的大力說服之下,被俘的被降的匈奴士兵,竟然大部分選擇加入漢軍,只有一少部分選擇了卸甲回家。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折中的方式, 自己參軍,但是讓家人隨著部落一同前往了內地大漢的疆域,從此不再受那風沙和嚴寒之苦。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很多部落裡還沒有參軍的青壯,竟也主動選擇加入漢軍。到最後,曹彰他們才驚人的發現,參軍的人竟然達到了五千之巨,著實是一場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