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五十六章 軍中有一曹,胡虜聞之心膽搖(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舉家遷入中原腹地,與漢人他們一塊兒生活,不過就不能再養牛羊了,只能選擇跟著他們一塊兒學種田。但是中原腹地的繁華,你們也是都曾經見識過的,那裡沒有黃沙漫天,沒有漫長的寒冬,卻有著你我都喜歡的美酒、金銀和綾羅綢緞。”
聽完這些之後,所有人的眼睛裡都閃爍著喜悅的光芒。
這時小詹臺捅了捅身邊的遲沃,也就是他們斥候小隊的那個小隊長問道,“隊長,您怎麼打算?”
遲沃此時還沉浸在單賓剛剛說的話語當中,他自然是早就不想打仗了,尤其是經歷過這幾天之後,他想回家跟老婆孩子過日子的心情,也越來越急切了。
只是恐怕漢人沒那麼容易答應他們吧,除非他們的大王......
他並沒有回答小詹臺的話,而是朗聲向單賓問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大王,您剛剛說的這些,他們漢人會答應嗎?還有,您會在這裡,您......是不是投降了?”
越說,遲沃的聲音越小,最後那句甚至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說出來的。聲音雖小,但是也足以讓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清楚楚的聽到了。
一石驚起千層浪。
眾人剛才光顧著哭鬧和沉浸在單賓未死的喜悅裡了,卻都忽視了,他受了那麼重的傷,為何沒死?而且還出現在了這裡,還信誓旦旦的給大家指出了三條明路。
不好的預感,開始慢慢的在眾人心裡升起來了。
單賓料到眾人會這麼問的,即使他心裡早有準備,到了這個時候還是不免的有些不知所措。他單臂強撐著,讓自己站了起來,可是眾人卻沒有一個人去扶他,就那麼靜靜的看著他,等著他的回話。
單賓的臉上頓時顯現出了無盡的苦楚,可還是強撐著內心的那口氣,對眾人說道,“沒錯,我確實投降了。”
此話一出,帳內的眾人頓時又亂做一團,不過好在他們還心存往日裡對單賓的畏懼和敬重,並沒有動手。
背嗆、憤怒、不可思議......種種複雜的思緒充斥在每個人的心頭。
單賓見事態越來越重,急忙朝著眾人,大喝阻攔道,“眾位勇士,且聽我一言”。
場內對單賓無條件相信和服從的人,終究是有一部分的,見狀也急忙出言幫襯道,“大家靜一靜,不要亂,且先聽一聽大王怎麼說。”
有著那部分人的幫忙,其餘的眾人也才勉強安靜下來,但一個個對單賓依舊怒目而視。
單賓長嘆一口氣,眼見實在不能再隱瞞了。於是將那日自己斷臂的經過,以及自己如何被救治的這些事,一一敘述給了族人們聽。聽著聽著,眾人不禁溼了眼眶。
此時,他們才發現,原來單賓才是所有人當中最難的那一個。作為一個部落的首領,自己的族人們慘遭屠戮,自己想報仇卻沒有能力,想跟著一塊兒死,又死不得,敢問世界上還要比這更痛苦的事情嘛?恐怕是沒有了的!
自己的大王為了自己這群人,而被迫苟且偷生,而自己卻還不自知,竟然還想著怪罪甚至動粗,自己等人還有何顏面面對自己的大王。
想到這裡,不知是誰首先起的頭,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低著頭愧疚萬分的說道,“大王,是我們錯怪了您。打今日起,上刀山下火海,只要您一句吩咐,我們絕對不皺一下眉頭。”
呼啦啦,帳內眾人跟著,又跪倒了一片。
不過終究還是有人心中無底,忍不住疑問道,“可是大王,漢人們會答應您剛剛說的那三條路嗎?”
“漢軍自然會應允!”還沒等單賓回話,這句話竟然從帳外傳了進來。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帳篷的皮簾又被人從外面掀開了,一個身著鐵甲,但是身材比他們大部分人還要魁梧雄壯的漢人闊步走了進來。
只見這人滿臉鬍鬚,身上有一種屬於上位者特有的,不怒自威的氣質,而且這股氣質裡還夾著一種,殺過很多人才有的戾氣。
來人自然正是,已經在帳外聽了事情整個經過的,漢軍.徵北大將軍.曹彰。
單賓見帳內時機已經成熟,便順勢給眾人介紹道,“這位就是這次漢軍的主帥,魏王曹操的三子,徵北大將軍.曹彰。”
眾人一聽,眼前此人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曹彰,莫不心生膽寒,股戰而慄。
曹彰的大名他們自然是如雷貫耳了,別說新興、善無這兩戰了,早在這之前,曹彰就已經駐紮北地邊疆數十年。
邊疆的漢人中曾經有這麼一句戲傳“軍中有一曹,胡虜聞之心膽搖”,而那“一曹”自就是曹彰,由此可見北方胡人對曹彰打心裡的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