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十五章 初到北地,老將張郃震三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援軍的到來著實是一個令人振奮人心的訊息。
不過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戰略效果,並沒有對外界告知是“虎豹騎”到達了北地,只是宣稱來援的是冀州騎兵。
虎豹騎到達雁門關之後也並沒有跟隨張郃和主將曹休進駐關內,而是駐紮在了不遠處一個隱秘的山谷當中。
張郃和其親衛來到軍營之後,首先當眾宣佈了朝廷的旨意。
當眾將得知曹彰被褫奪大將軍稱號,而且由一品徵北大將軍被貶為二品鎮北將軍時,紛紛怒目相視,險些發生譁變。
曹彰自然是很早就知道了朝廷的旨意,知道這一天遲早回來的,只是其它將士並不知道。對此,他並不是太在意官職的高低,只要自己還在北地,還是北地的最高軍事主管,北地三洲還歸自己節制,那麼一品武官還是二品武官並無所謂。
張郃雖然曾是自己父親的心腹大將,也曾經是自己最為敬重的長輩之一,不過現如今既然他投靠了皇室,也就是曹氏一族的敵人。
眾將無法赴京去討個公道,自然就會把怒氣撒到帶來這個訊息宣讀聖旨的張郃身上。
曹彰自然也樂得看到這一情景,既然張郃已經不是自己一派,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幫他去解圍。再說了,聖旨中不是也明確的說了嘛,“鎮軍大將軍張郃,假節鉞(yuè),行持節使者,代朕巡邊,督北地三州各路駐軍軍事”,既然如此就讓他督軍好了,如果他連這點兒小事也辦不好也就不用持節督軍了,直接回許都即可。
作為官職僅次於曹彰的雁門關守將夏侯霸率先發難了:“敢問貴使,匈奴南下犯邊,毫無徵兆,我北地將士,浴血奮戰,置生死於不顧。朝廷不予撫卹,反而貶謫三軍統帥?這又是何道理?”
“是啊,是何道理?”
“要是不給個說法,我們大傢伙就上許都找陛下討個道理來”
見有人起頭,剩餘諸將也跟著起鬨,一時間整個帥帳之內亂哄哄一片。
張郃一聲冷哼,心中不屑道,想當年徵西將軍夏侯淵被蜀國黃忠斬殺於定軍山,劉備數萬大軍隨時來犯,情況萬分危急,本將尚能攬危局於動盪之中,也不曾畏懼,如今這小小場面就想唬住我?那也太小看我張郃了。
張郃不愧大漢名將,征戰沙場數十載,見慣了各種血雨腥風的大場面。只見他不動聲色的讓身旁隨從將御賜的節鉞(yuè)遞了過來,用力往地上一戳,只聽咚的一下,金鳴之聲震耳欲聾,一臉嚴肅發問道“諸位可知本將手中是為何物?”
夏侯霸呵呵一笑道“這如何不知,此乃當今天子御賜之斧鉞也!”
張郃一聲冷哼,環視四周,發問:“看來夏侯將軍並非目不識物啊?既然知道此物乃皇帝陛下御賜之斧鉞,那可知意味著什麼?”
夏侯霸自然之道其中深意,本朝凡是“假節鉞”的使臣,如同皇帝親臨,可行使相應的權力。武將“假節鉞”的話,即代表擁有先斬後奏之權,可以直接斬殺軍中觸犯軍令的將士,並擁有斬殺將領的權力。
一想到此處,夏侯霸的面色不禁陰沉了下來;“莫非將軍以為,我等北地將士乃是貪生怕死之徒不成?”
說著便把手搭在了腰間的佩劍之上,其餘諸將見到如此情景也紛紛將手伸向腰間,慢慢靠攏了過來,只待主將一聲令下,便會一哄而上。管他是張郃,還是什麼天子使者,先殺了再說,大不了反了T孃的。
張郃身後的親衛們見狀不對,也做出了同樣的應對。反而是張郃和曹彰還保持著令人難以尋味的冷靜。
張郃瞥了一眼旁邊不動聲色的曹彰,若有所指的說道:“北地將士,不懼艱險,出生入死,為我大漢駐守北方門戶數十年,早已見慣生死,本將何曾不知。只是此次北巡,皇帝陛下另賜我密旨一道,允我先斬後奏,所有被斬殺將領的所在軍營的營號也將一律收回,諸位做事之前還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