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30年,夏五月。

華夏大地,除了北地在打仗之外,其餘各地諸如益州、洛陽、荊襄、江東的屯田只是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益州,千里沃野,天府之國。

自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建都江堰以來,更是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國策所注的幾處,益州有著天然的優勢,是屯田利民是最為容易的。想當初,劉備夷陵大敗病故之後,諸葛亮僅僅三年不到遍恢復了元氣,世人皆以為諸葛孔明有著卓越的治世之能,卻不知也跟益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著莫大的干係。

話說自太傅鍾繇離蜀返京之後,益州刺史費禕、成都令鍾會便開始攜手共同治理屯田之事。

費禕不愧為昔日諸葛亮所器重之臣,春三月受旨主理屯田,鍾會為輔,迄今不過寥寥兩個月,已然初見成效。

處理起政事來也是井井有條,經過修繕之後,成都平原又開墾良田數千畝,頗有盛世之景象。

鍾會自父親歸朝之後,便開啟了父親所留給他的信件。

只見信中,鍾繇給他羅列了以下如幾點:

一、此次屯田理事乃是國策,雖然鍾氏與費禕等人並非一派,但是在此事上儘量公事公辦。莫要假公濟私,這也使得雖然益州官場涇河分明的分成了舊蜀和鍾氏兩派,可卻從未在政事之上給予對方掣肘。

二、收攏軍隊,要將從關中之地帶來的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裡,更要與民秋毫無犯。舊蜀帶甲之士十餘萬,藉此屯田之機,諫言朝廷,裁撤半數人馬,給予田地耕種,允其歸家與父母妻子團聚。

三、廣施恩德,收買人心。西蜀舊臣並非鐵桶一塊,聯合一切可以收為己用的力量,假若日後有變,務必在第一時間多得益州大權,以響應許都。

這一日鍾會正在刺史府拜會刺史費禕,商談要事。

“刺史大人,如今屯田之事進展順利,田中青苗十有八九業已成活,估計今年秋收便可大有成效。”

鍾會將近期屯田的進展向費禕進行彙報,雖說他年少有為,更是被封為成都侯、鎮西將軍,可終究還只是三品武將,與一品刺史封疆大吏還是有些差距。

“成都侯,近日辛苦了。也幸得成都侯仗義直言,方才使得我益州兵士半數可以卸甲歸田,將士們莫不感恩戴德呀。”

二人相處時日雖然不長,但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鍾會已然深深感受的到,費禕此人忠實憨厚,一心為民。如若不是因為政見不同,派系不一,兩家必然可以世代友好。但是,這個世界沒有如果,兩人也不能成為朋友,只希望在將來走向對立之時,儘量...

前幾日他更是收到了許都魏王世子的密信,一想到此處,鍾會心中不緊暗暗的一聲長嘆。

但仍面色平靜的回覆道,“此乃卑職分內之事,責無旁貸。”

.......

——————

話說自賈充奉命徵調民丁前往淮河南岸修繕芍(què)陂(bēi)以來,已有兩個月餘。

整個揚州在刺史陸抗的帶領下,蒸蒸日上,更勝東吳昔日繁華之景象。

陸抗感恩朝廷信任,在屯田的同時,將揚州轄內的私鹽統統收歸官府,極大的充盈了府庫。另外還極力發展水軍,並根據江東水師原有的樓船開始研製可以航行遠海的寶船。

昔日孫權在位之時,曾數次遣使遼東,當時船隊大部分是樓船,而且是沿著海岸邊,走的是近海。如若這寶船可以研製成功,那麼遠海航行將不再是難題。

“報,治中賈充大人已從會稽返還,現已於府外待命,請見刺史大人。”

芍陂歷朝歷代均有修繕,再加上這次有民夫十餘萬,故僅僅月餘便提前完工。陸抗便又派他到會稽郡處理私鹽歸公一事。

沿海一帶民風彪悍,那裡的百姓既是揚州水師的主力軍,但是同樣也頗難管教,昔日的將領們也只能許以金銀方能讓其效命。

這一帶的漁民,自古以來便靠打漁、販鹽為生。自認為一切皆是上天所賜,誰得到了就是誰的。所以,這次州府通告一經貼出,自然民怨沸騰。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換成誰也都一樣。

“誰敢搶老子活命的傢伙事,老子就跟他拼命。”

“小爺好久沒殺人了,這次官府要是敢派人來,小爺倒可以陪他們好好玩玩兒”

“媽的,大不了,反了他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