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雞,荷葉,黃泥,烤爐。

從這四個要素不難看出,白凡製作的正是華國經典名菜,叫花雞。

不過,這隻叫花雞跟傳統叫花雞相比, 有著兩點不同。

傳統的叫花雞,在烤制前一般都會對雞進行調味。

有的是提前醃製,有的是在表面塗抹醬料,有的是加以香料揉搓。

雖然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會有這麼一個類似的步驟。

而白凡的這隻雞,除了大龍在準備的時候,用料酒以及蔥薑蒜進行了去腥外,沒有再做任何的調味。

這是一隻原汁原味的叫花雞。

至於這麼做的原因, 跟白凡料理步驟中的第二點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

那就是,雞肚。

在這一點上,傳統的叫花雞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內部中空,不加入任何的東西,這是最原始版的做法。

另一種則是最常見的做法,在整雞的肚子中,加入一定量的其他食材。

或是海鮮,或是菌菇,或是香料,或是大米。

這麼操作,為的是讓叫花雞更加入味,也可以讓它的味道豐富起來,顯得不那麼單調。

很明顯,白凡選擇的是這種更常見的做法,只不過他加的並不是這些常規食材, 而是那八種藥材。

也正是藥材的加入,白凡才沒有對雞本身進行調味。

因為對於他的這道叫花雞來說, 藥材才是正戲。

他必須要保證藥材的味道, 可以完全融入到雞肉當中,並且不被其他味道掩蓋。

這是一道更貼近藥膳的料理。

……

……

“師傅,還有什麼要準備的嗎?”

在白凡把叫花雞放入烤爐後,大龍開口詢問道。

“我自己幹就行,今天晚上的其他客人還要靠你。”

笑著拍了拍大龍的肩膀,白凡轉身走到食材架前,開始準備接下來要用的食材。

不過,雖然嘴上說是晚上的客人要靠大龍,但白凡也不是就真的完全撒手不管。

在把自己需要的食材準備好之後,他還是跟大龍一起忙活了起來。

至少在那位貴客到來之前,白凡還是有這個時間和精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