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宗藩朝貢與條約殖民 3000+(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開始的大恆之敵,是在於內部,在於遼東後金遼鎮。
後一步步前行,後金,遼鎮消滅,遼東平定,內部之患,亦是一點點消除,江南亦是被收復。
一步步徐徐圖之,直到現如今,內部漸穩,外敵將定,能對大恆有威脅的,也就只剩下林丹汗了。
當然,西北藏地的蒙古各部,顯然也不能忽視。
歷史上滿清時期,準葛爾之亂,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斷斷續續打了七十餘年,可謂是滿清歷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場戰爭。
相比大恆,滿清顯然有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歷史上的滿清遊獵起家,入關之前,便已有了草原部族為其盟友,乃至部屬!
有草原為倚靠,對付西北之地,從戰略上而言,無疑是容易得多。
畢竟,無論是從陝西,還是從四川入藏,那險峻的高原地形,便是幾近不可逾越的難關。
後世紅旗鋪滿全國之時,進藏,尚且難如登天,更別說如今這個時代了,只會更難,更險!
若僅僅只是擊潰西北藏地部落,名義上的統治西北藏地,倒也不算太難,羈絆政策也好,冊封政策也罷,總能達成所願。
但若是要事實意義上的統治,離不開的,就是交通道路!
若連漢地到藏地的道路都達不到暢通,那,就極難建立起事實意義上的統治。
而且……
最為重要的便是,西北之地在後世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天子記得清楚,歷史上滿清時期的準葛爾之亂,可不僅僅只是一場宗藩體系之中的戰爭。
更像是一場中央天朝的宗藩體系,與西方新勢力條約殖民體系的正式對決!
宗藩體系,始於商周,一步步演變,即,藩國向宗主國朝貢,為宗主國屬國。
這一個體系,自商周以來,便一直為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對周邊小國的根本政策。
臣服,冊封,進貢,每一箇中央天朝,都得有一大批小弟。
滿清入主中原,自然也繼承了這一套體系。
冊封了周邊一大票小國,當著自古以來的中央天朝。
歷史上的準葛爾自然也是在宗藩朝貢這一套體系之中。
而滿清這個時期,已然是西方各國飛速發展之時。
相比中央天朝自古以來的宗藩朝貢體系,西方,自然也有著他們自己的體系規則。
如條約體系,殖民體系,皆為西方掠奪全球的體系。
而歷史上的這一場準葛爾之亂,嚴格而言,便是宗藩朝貢體系,與條約殖民體系的碰撞!
滿清,準葛爾,沙皇俄國。
三方勢力,滿清為宗藩朝貢體系的規則制定者,沙皇俄國,則代表著西方的條約殖民體系。
而準葛爾部,地處西北,處在滿清與沙俄的中間地帶,雖為滿清宗藩朝貢體系之中的一員,但從一開始,便與沙皇俄國多有聯絡勾結。
歷史上準葛爾叛亂,沙皇俄國藉機入侵,甚至直接染指到了黑龍江流域,最後雖被滿清擊敗……
但滿清……
尼布楚條約,恰圖克條約,便是滿清在面對這場體系對決時交出的答案。
雖說是因準葛爾的威脅,但毫無疑問,從一開始,滿清便未曾堅守住自古以來的宗藩朝貢體系,兩旨條約,直接將百萬平方公里的自古以來朝貢之地賣給了沙皇俄國。
當然,對當時的滿清而言,是極其划算的,畢竟,能拿到手裡的,才是實惠,連羈絆都麻煩的地方,劃出去,也不虧。
而且,當時的準葛爾,才是滿清的心腹大患。
但顯而易見的是,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宗藩朝貢體系事實意義上的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