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議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是清晰的一點,天子至北疆,本應該是會被西北與草原有天大的震懾!
可當下,天子至北疆,甚至可以說是初至北疆,西北與草原,便如此大變……
震懾不見,反起大變!
此事若不得妥善處置,天子威嚴何在?大恆威嚴何在?
這一點因素之下,對此事的處置之策,顯然就被套上了一圈束縛。
天子讓他們諫言,但可不代表,他們可以無視天子威嚴受損!
“林丹汗狼子野心,該殺!”
很快,便有武勳起身,鏗鏘有力道。
諸文武下意識看去,卻是靖安侯常勝,曾經的天子親兵隊長,其名常勝,亦是由天子賜之,今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頗受天子信任。
這些念頭,只是在諸文武心中一閃而逝,隨即,亦是接連有武勳站出,其言語意思大都相同。
那就是開戰,北征,拓土!
在天子的鑄造下,當今大恆武勳,不管其是否腐敗,是否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但在商貿的利益驅使,以及戰功當先的人事政策下,大恆武勳,對戰爭,向來都是極其熱情的,畏戰,至少在當下,亦是沒有絲毫生存根基的一個態度。
相比諸武勳的好戰,諸文官重臣,顯然態度截然相反。
一無利益驅使,二是治國安邦的天性使然,三是對武勳的警惕,大恆文官,對於外戰,自然談不上熱情,甚至可以說是抗拒。
尤其是對西北與草原,大恆諸文官,哪怕是兵部之官,亦是頗為不情願。
在許多文官看來,西北也好,草原也罷,都是貧瘠之地,也都是自古以來的頑疾之地。
這頑疾,自古至今,都只有壓制,從未有過徹底解決之先例。
如此之下,對天子的妄想統治之策,大恆朝堂的諸多文官,向來都是不太感冒。
況且,在當今大恆,還有極其清晰的例子存在。
一個遼省,一個朝鮮,一個河套。
三處開拓之地,同樣也是三處貧瘠蠻荒之地,同樣也皆是建立了完善統治之地。
帶來的,便是三個天大的負擔。
每年海量的錢糧投入三地,卻遲遲未見太多回報。
當然,當下的遼省及朝鮮,已然初顯利處,但持續性的輸血,依舊還是要存在,且還要存在許多年。
不是每個人都有天子這般的魄力,尤其是對傳統思想依舊根深蒂固的大恆文官們,更是如此。
習慣安穩,習慣保守,這便是當下大恆文官的常態。
激烈的爭論,自然是必不可少。
只不過,限於天子威嚴會不會受損這一點,文與武的立場,也沒有那般絕對鮮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