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至此,天子卻是驟然一笑,這一笑,卻是莫名之諷刺且滑稽。

天子知道,他要做的,不就是這些,不就是為了門戶私計嘛?

且不說他這個天子,這個皇家,就是最大的門戶私計。

就說他登基以來,實施的一切政策,他自己都很清楚,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一直良好的運轉下去,必然隨著時間演變而慢慢糜爛。

他對土地兼併設下無數限制,對天下資源統籌耗費海量人力物力,對天下人口的平衡,更是不惜動輒百萬人口的大遷徙。

更是不惜動搖思想根基,推動商業經濟發展,耗費巨資打造前所未有之規模的水師,便是想開拓海外,掠奪海外財富供給大恆。

開發遼省,開發河套,經營西南雲貴,欲圖謀西南疆外之土……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為大恆開拓生存空間,爭奪生存資源。

但……這些生存空間與生存資源,又有多少?能夠真正落到平頭百姓身上?

權貴吃肉喝湯,落到百姓身上的,永遠都只會是微不足道的殘渣。

天子很清楚這一點,他做這些,也只是想讓落到百姓身上的殘渣,能夠更多一點。

前明兩京十三省,大恆開拓遼省,朝鮮,河套,琉球檯灣,當前為一京十八省。

多出來的土地,就意味著能夠分到百姓頭上的殘渣,又更多了幾成。

他日再向外開拓,一京二十省,乃至三十省,哪怕是殘渣,也能積累成甜餅。

誠然,上層的奢靡,上層掌握多少資源,事關國運安危,是階級的矛盾,是王朝更替的重要原因。

但可悲的是,哪怕上層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生存資源,但只要剩下百分之零點零一的資源,能夠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能夠讓天下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再輔以意識形態的統一,以及律法的威懾,那這個天下,就能安安穩穩,國家統治,就能長久。

商君馭民之術,雖殘酷,甚至可以說沒有人性,但……商君短短几句,卻道盡人性,道盡統治之至理。

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時代再怎麼進步,商君馭民,皆可為統治之依據。

儘管天子也不願如此,但在這一點上,天子沒有選擇。

他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的讓百姓能夠得到的殘渣,更多一點,讓百姓的那一點殘渣,不至於還被人搶奪,貪墨。

畢竟……“統治”二字,亦或者說,自統治體系出現後,天子所面臨的這些問題,就永遠避免不了,也解決不了。

六朝何事,只為門戶私計……

天子緩緩靠向椅背,眸中,滿是難言的苦澀與無奈。

他不是什麼非要一心為民的聖人,但……在其位,謀其職。

為天子,為開國之君,他自然想,儘可能的給大恆打下一個堅實根基。

讓百姓好,這個根基立下了,便是大恆最堅實的基礎。

可現實就是,他這個天子,想讓百姓好……

就好比,他手中有一塊蛋糕,要給百姓吃,那他就得先把這個蛋糕分給文武權貴, 等文武權貴們,一級一級吃得滿嘴流油後,最後,才是百姓。

為了土地改革,他將商業的利益全都分給了武勳,得罪了天下地主士紳,為了稅務改革,他將稅檢兵權給了文官,讓不少武勳不滿……

一切的一切,皆是如此。

有得有失……乾綱獨斷,往往都是表面,看上去乾綱獨斷,那只是因為,沒有人能阻止天子要做的事情而已。

至於如何做,仍然需要天子去妥協,去面對重重阻力……

可似乎,他做得再多,做得再好,最終的成果,也不過是讓分蛋糕,吃肉喝湯的權貴們,能夠趴在大恆的軀體上存活更久。

這……不可謂不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