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遼省大開發(第2/2頁)
章節報錯
稅務司改制,裡甲改制,皇權下鄉,在這真正從無到有建立起大恆秩序的遼省,也是實施的最為徹底的。
就連督學教育改制,在這遼省,哪怕尚未曾全面覆蓋,也只是因為天子刻意壓制,有所顧忌而已。
很是清晰的一點,那就是……在大恆天下別的地方,大恆實施的任何政策,都有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這些利益關係,又會帶來極大的阻力。
但在這遼省,這些,都沒有!
在遼省,沒有盤根錯節的地主士紳,也沒有在官場盤根錯節的文官派系,更沒有那侃侃而談計程車林輿論……
真真正正的百廢待興,也真真正正可以讓天子毫無阻力的推行心中之政。
遼省,就是一塊寶地,一塊大恆真正的根基之地!
也正是因為這些,才有了天子對遼省的極度重視。
不然的話,無論是對遼省的開發,亦或者百姓的遷徙,以及遼省的穩定,皆可徐徐圖之,用不著當前這般如此急促的大規模輸血。
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此。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遼省,也才在大恆有如此特殊的地位,能讓天子近乎不惜代價的常年累月輸血讓其發展。
至於其他因素,皆只是這個原因的附帶產物。
在這般完完全全的大恆秩序下,遼省,亦是展現了與大恆天下其他省份近乎完全不同的民風局勢。
在遼省,商業經濟,早已成型,商業環境,也遠比大恆其他地域要成熟開放得多。
海貿交易,哪怕比不上江南海貿商業,但得益於成熟開放之商業環境,也並不比江南海貿商業遜色太多。
而大規模百姓的遷入,人口的暴增,土地的大規模開發,帶來的,又是已經可以看到肥沃糧倉之地。
在昭武八年,建省不過數年的遼省,商稅上繳數目,在大恆天下,已然是排列前茅,僅僅遜色於浙江及南直隸改制而成的江蘇,還有北直隸三省。
農稅規模,雖暫時在大恆天下,尚且排不上號,但也只是因為大恆對遼省遷徙之民的免農稅之策。
按戶部統計,以當前遼省之土地,在這些年的大規模開發,可種植土地規模,已然躍遷至大恆諸省前列。
再加之當前依舊持續的鼓勵生育之策,鼓勵遷徙之策,以及還將持續的官方組織遷徙,預計在昭武十五,遼省之農,就足以徹底成為大恆又一糧倉之地,遼省農稅之規模,也足以躍遷之大恆諸省前列。
農商齊頭並進,遼省,在這近乎舉國之力的輸血支撐下,在這冰天雪地的浩瀚土地上,儼然成就了一個遍數青史,亦是未曾有過的奇蹟。
而這個奇蹟,顯然還在持續,且會持續很久很久。
數千裡雪原,遲早會化為數千裡沃土。
千里無人煙,也必然會成為人口旺盛之地。
在這昭武治下,遼省大開發,也註定會銘刻於青史,留下濃墨重彩,無法忽視的重重一筆!